2018年互联网财险用户报告出炉,健康险产品线需“添彩”

从保险用户曾购买的产品来看,意外健康类保险、汽车类保险、资金安全类保险占比排名前三。此外,对比2017年,各个品类的购买比例均有所提高,保险普及度有提升。

近日,中保协联合艾瑞咨询发布《2018年中国互联网财产险用户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蓝鲸保险查看发现,《报告》指出,当前,大型险企优势明显,在目前尚未购买且未来仍不愿购买保险的样本群体中,条款复杂不理解、不相信保险公司和价格太高为主要原因。

中保协指出,下一步,随着受众需求的碎片化,险企的产品定位需灵活、细化。细分来看,在产品策略上,可在健康类保险销售中丰富产品线,满足多样人群需求;交通类等险种宜与充分场景渠道合作并完善理赔体系;在渠道策略上,需继续加大对自身平台和APP的投入,扩大渠道占比。

用户主动投保思维有待养成,手机丢失、损坏险有提升空间

《报告》从用户群体、用户购买行为、新型互联网财产险购买分析、保险类APP使用及用户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用户群体来看,当前,互联网财产保险用户年龄构成主要在26至45岁区间,用户占比高达79.9%。其中36-55岁的保险用户年龄段占比高于整体用户占比,投保意识和倾向相对更强势。与去年相比,伴随着保险知识的普及和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保险用户在年轻群体和年长群体中的接受度提高。

2018年财产险用户年龄构成图

根据调查结果,保险用户中有社保的比例高于整体4.5个百分点,“说明社保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故选择用社保和商业保险的组合为自身提供保障。整体而言,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更重视精神品质和心理感受,因而保险项目和宣传应该更加侧重对精神层面的心理满足。

从购买行为来看,《报告》指出,用户主动投保思维有待养成,从购买保险的时间节点来看,占比最高的时间段是在延续性保险到期日前后,这一时段内购买保险的用户占比达到了36%。

从保险用户曾购买的产品来看,意外健康类保险、汽车类保险、资金安全类保险占比排名前三。对比2017年,各个品类的购买比例均有所提高,保险的普及度提升。其中手机类、住宿类、资金安全类、航空类涨幅居于前四位,分别为15.1、12.7、10.2、9.8个百分点。

据了解,在保险用户自评最能影响正常生活的因素中,48.7%的用户选择了生病,且相对2017年进一步上升4.3个百分点;17.7%的用户选择了交通意外,8.2%的用户选择电子账户被盗。值得一提的是,手机丢失或损坏在风险因素中排名第四位,购买过的比例以45.4%排名第七,“还有继续发掘的空间”。

数据显示,保险用户过去一年最习惯购买保险的公司中,“大型保险公司的优势十分明显”。人数占比位列前三的保险公司共计占据了约70%的比重,人数占比前十的保险公司比重高达约98%。

2018年非保险用户不打算购买保险的原因

在样本目前尚未购买保险的用户中,未来仍不愿意购买的用户占比20.1%,不愿意购买保险的原因包括条款复杂看不懂、不相信保险公司和价格太高,分别占比55.6%、39.8%、18.5%。

新型保险购买渠道大流量平台优势明显,交意险最热门

新型保险(基于场景化研发的互联网保险产品或机遇互联网线上销售的特性而研发的专项产品等)用户购买行为及品类方面,《报告》数据显示,样本中,超过97%的保险用户购买过新型保险产品。

其中,交通工具意外险、资金账户安全险和中高端医疗险在保险用户中的渗透率分别高达75.2%、64.3%和49.4%。车险为最常购买的新型保险的支出,31%的用户年花费在500元以下,花费在1500元以下的用户占比超过一半,“用户在新型保险上的花费目前还处在较低的水平”,占用户一年总保费支出的比重仍有提高空间。

最常购买的新型保险分布图

一方面由于新型保险大多伴随着互联网碎片化场景出现,频次高、单次保费较低,如交通意外险、延误险类;另一方面是由于保险公司将原先复杂时限较长的保单设计成时限较短、保费较低的类型,如中高端医疗险等。

淘宝系平台如天猫、支付宝、招财宝以24%的比例高居用户最常购买新型保险渠道第一位;与保险内容相关的APP,如携程、去哪儿等占比15%位居第二位;官方途径中,官方APP和官方网站占比分别为13%和11%,“大流量平台和保险公司具备着明显优势”。

由于购买渠道的多元化,满意程度自然有所差别。据了解,保险用户对保险类APP关注的功能多元,62.6%的用户认为保险服务功能值得关注,查询功能和投保功能分别以54.6%和47.8%的比例分占第二、第三位。“显现出保险用户对保险切实提供保障、信息查阅和购买便捷性的强烈需求”。由于用户购买的保险种类可能较广泛、内容比较复杂,信息查阅、快速掌握保单情况也成为重点关注的功能之一。

与2017年比,保险服务功能和投保功能比例上升,信息查询类及客服沟通功能关注度有所下降。 在调查样本中,38%的保险用户仅使用保险公司官方APP,62%的保险用户同时使用保险公司官方APP和其他保险类APP,保险公司官方APP使用目前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究其原因,一方面大型保险公司越来越注重移动端的布局,通过营销、服务增强用户粘性。另一方面用户对保险的信任度还有待提高,官方APP可以直接地和保险公司沟通,便捷查询和理赔等服务,因而更受到用户的欢迎。对比不同渠道APP,则发现,保险用户偏爱简约高效的界面设计,并希望有明晰的产品功能和条款解释,集合管理购买的所有保单。

“亲情牌”可为营销卖点,健康类保险需丰富产品线

针对《报告》内容,中保协对险企互联网财产险经营过程给出建议。首先是宣传方面,保险用户主要集中在已婚、高学历、中高收入的中青年人群,资质较好,因此保险公司可以深入挖掘该目标人群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交叉营销其它金融产品和服务。保险项目和宣传可以更加侧重对精神层面的心理满足,以及在亲情等家庭因素方面有所侧重。

此外,险企需在到期日前主动提醒用户续保,也可以科技手段,线上统一保单管理,运用大数据对不同用户偏向的投保时间进行个性化分类,有针对性的进行保险产品推荐。主动加强互联网保险信息披露,包括互联网保险产品信息,加大对销售人员的业务教育,同时杜绝虚假不实或带有诱导的营销和产品宣传。

在细分市场上,保险公司在巩固和发展现有领域的同时开拓发展新的空白市场,随着受众需求的碎片化,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位也可以更加灵活和细化。在产品策略上,保险公司要在健康类保险销售中丰富其产品线,满足多样人群需求,同时要抓住销售机会,提高用户续保比例;交通类等险种宜与充分场景渠道合作并完善理赔体系。在渠道策略上,保险公司应继续加大对自身平台和APP的投入,扩大渠道占比。

此外,保险公司APP建设需重点关注保险服务功能、信息查询功能和投保功能,设计页面要强化用户体验、提供便利。同时,APP的层级架构不宜过于复杂、需预先充分告知各类事项且具备保单管家类似的功能、不断地优化理赔服务。(蓝鲸保险 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