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水涨船高的时代已逝,中国金融业需聚焦系统性价值创造

数据显示,当前,商业银行的平均净利润增速远低于2014年之前的水平,大部分银行难以实现双位数增长;保险行业2018年原保费收入增长仅为4%,远低于2017年同期的18%;资管市场也告别高增速。

3月28日,麦肯锡发布《中国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报告,报告指出,面对经济放缓、业绩分化加大等挑战,金融机构以跟随大势为特征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需聚焦以持续系统性价值创造为核心的战略驱动模式,在核心业务跑赢大势的同时控制风险,实现增长。

具体来看,银行业应加强推动实施“转型+创新”双轨战略,抢占下一轮高速增长先机;保险行业需聚焦战略客群、核心渠道、创新产品、服务资源、合作伙伴等关键领域,同时保持战略定力;资管行业应打造核心竞争力,聚焦塑造轻资本高收益、收入贡献稳定、与主业高度协同、高投入高产出。

窥现状:当前中国金融行业临增长放缓、分化严重两大挑战

麦肯锡指出,我国金融体系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之中,银行、保险、资产管理等主要行业板块,也面临增长放缓与分化严重两大主要挑战。

数据显示,当前,商业银行的平均净利润增速远低于2014年之前的水平,大部分银行难以实现双位数增长;保险行业2018年原保费收入增长仅为4%,远低于2017年同期的18%;中国资管市场也告别了2013年至2016年年均41%的高增速,2017年管理资产规模仅增长7%,2018年管理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

同时,行业分化日趋明显。据统计,A股上市的30家银行中,市净率表现最好和最差的银行,差距从2014年的1.5倍,扩大到了2018年的2.3倍。

从保险行业来看,无论是财险还是寿险领域,市场份额都高度集中。《2018中国保险年鉴》显示,2018年中国前三大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占整个寿险市场的45%,中小型寿险公司(市场份额<5%)近年来均未能有效抢占市场,保费收入增长乏力。

在资管新规影响下,资管行业结构正在逐步洗牌,高度依赖影子银行生态的银行理财增速大幅度放缓,2016年至2018年增速仅为5%,而产品净值化、主动管理能力较强的公募基金仍然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至2018年增速达到19%。

基于此,麦肯锡总结称,面对挑战,以跟随大势为特征的“β增长”已经难以为继,“水涨船高的时代已经过去,水落石出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实质上应是以持续的系统性价值创造为核心的“α增长”战略。

整体来看,麦肯锡指出,“α增长”战略须具备五大要素,包括战略清晰,特色鲜明,核心业务跑赢大势;业务板块协同增长,打造开放生态;坚持创新驱动价值持续增长;全面的风险管理,守住底线;以及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和战略执行机制。

望未来:换车道推进“α增长”战略,聚焦系统性价值创造

基于“α增长”的要素,麦肯锡建议,中国金融企业未来应重点关注八大工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首先是顶层的核心业务高质量发展规划,对于银行业,应加强推动实施“转型(以客户为中心推动传统业务全面变革)+创新(由科技及数据引领的全面数字化布局)”双轨战略,抢占下一轮高速增长先机。

对于保险行业,无论寿险还是财险企业,需聚焦战略客群、核心渠道、创新产品、服务资源、合作伙伴等关键领域,同时强化组织、人才、科技、资本、风控等一系列战略保障,在挑战面前,要保持战略定力、合理配置资源,并持之以恒。

“寿险一定要强调价值为导向,比如内涵价值、现金流、偿付能力”,麦肯锡中国区保险咨询业务负责人毕强建议,寿险公司需专注优势渠道,强调财务纪律,包括资产和负债的匹配。

对于财险公司而言,创新是重中之中,以及在红海中挖掘蓝海。毕强介绍,某家美国财险公司,通过在车险领域挖掘大家不敢保、不愿保、不能保的市场细分,通过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定价能力,在红海当中寻找蓝海,“我们觉得这非常值得中国车险行业借鉴”。

对于资管行业,伴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转型”将成为中国“大资管”生态未来两年的关键词,各牌照的业务边界将不断融合,根据全球资管行业的发展经验,高质量资管业务具备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本、轻资本高收益、收入贡献稳定、与主业高度协同、高投入高产出等五大特点。

其次,金融机构还要在推进战略协同,打造综合金融生态圈,加强数字化转型战略方面下功夫。面对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金融机构应采取较为中立的做法,培养或从外部购买对数字化未来至关重要的能力,不过度反应。

与此同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风控,打造高度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转型团队并建立专门的PMO机构持续推动转型。

提升领导力提升与组织健康工程,建立科学的实施管理体系,“转型必须由高层领导自上而下推行,并在过程中保证充足持续的投入和能力建设,注重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获得支持”。(蓝鲸保险 李丹萍 张义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