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三月八。
各大高校的条幅满天飞,庆祝的不是“妇女节”,是“女生节”。
商场电商的广告到处飘,庆祝的不是“妇女节”,是“女王节”、“女神节”。
社交网站的slogan精挑细选,被选中的不是“妇女节”,是“女人节”、“女性节”。
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如今连过节都要“字斟句酌”,一句“妇女节快乐”为什么这么难说出口?
“妇女节”是怎样一步步失去它自己的名字的?
“妇女节”的无处安放,要从上世纪80年代末源于高校内部的“3.7女生节”说起。
“妇女”在狭义上意味着已婚已育,又给人文化不高见识短浅的感觉,显然不符合女大学生的整体特征。“高校女生不愿称自己为妇女,又不想放弃女性的节日特权,于是把 3 月 7 日称为女生节”是女生节流传最广的起源说法。
而高校里的“女生节”,庆祝方式主要是男生在校园中悬挂标语向女生喊话,以及给女生送小礼物、买早餐等。节日气氛很大程度上来自各色猎奇的横幅标语的烘托,这些标语在大张旗鼓赞美和告白女生的同时,也被质疑涉及性骚扰。
在这类标语中,女性总是“年轻、貌美、高知“的,对女性的祝福也仅限于“成为妻子”、“嫁个好人”。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祝福里,主角成为了附属和符号,只需要接受礼物和也许并不需要的祝福。
“37女生节”是女性群体内部的自我切割,它走出了取代妇女节的第一步,并一年一度地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讨论高潮。
所有人都害怕变老,这个社会对女性容貌外形的要求又格外严苛。因此除了高校女生,年轻女性无论是否结婚都不愿意被称作妇女。商家和媒体看到“女生节”的走红与流量,利用女性群体的焦虑打出“女神”、“女王”等抬高女性身份获得情感认同的旗号,开始了商业造节。
妇女节的退场与她经济的崛起
从二月底三月初开始,社交网络、电商平台便铺天盖地地宣传着“女神节”、“女王节”,为即将到来的打折促销预热。由商家主导的消费节渐渐取代“妇女节”占据了人们的视野。
这一切2014年开始,当时京东一改以往服务男性数码控的形象,启动春季大促“蝴蝶节”,借妇女节之势面向女性集中发力。
在此之后,众多电商平台纷纷从“妇女”一词的桎梏中跳脱,开始了商业对节日的包装。百度糯米以“我们永远是女生——宠爱全国女神”的口号上线“37女生节”,苏宁另辟蹊径地打出“还好有闺蜜”的标语推出“闺蜜节”,而天猫则更简明粗暴地以“女王节”冠名,高喊“活出你的漂亮”……
在电商营造的消费狂欢中,似乎只要通过买买买就能实现女王梦想和女性价值。
名称嬗变的背后,是女性消费力的崛起和商家营销策略的转向。
据统计,中国有4亿20-60岁女性消费者,这一群体每年的消费潜力高达10万亿量级,相当于德国、法国、美国的零售市场总和。而这一数字随着女性地位提升和女性意识觉醒还在不断扩大。
巨大市场诱使下,平台、商家和大众媒介正逐步为女性量身打造一种“大女子主义”的消费环境。
一方面,遍地营销女星“少女感”的社交媒体和中老年女性集体失语的大部分影视剧,正在日复一日地定义着“美”的市场化标准。
另一方面,商家和品牌研究出了“悦人悦己”的两套打法——用“好嫁风”和“斩男色”吸引渴望通过自身魅力征服异性的女性;用“做自己的女王”和“工作之余犒劳自己”讨好迎合受女权主义影响的独立女性。
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商家的借势营销相互“成就”,成功将妇女节编码为一个他人关注女性、女性关注自己的重要仪式。在此过程中,商家借节日获利,女性消费者享受商业献媚的同时还薅了羊毛,看起来是一桩双赢的事。
但问题在于,就像“顾客是上帝”一样,购买力才是商家关注的焦点。只有那些有消费能力的年轻女性才是“女王”、“女神”,而被商业剥除的那一部分年老的、拮据的、不追求物欲的“妇女”又将何去何从?
妇女节的应有之义
尽管在词典里,妇女一词泛指一切14周岁以上的女性。可狭义上,“妇女”确有已婚已育之意,年老色衰、缺乏性魅力、文化不高和社会地位低下成为人们对“妇女“的固有印象,而“女生节”和“女神节”的流行则进一步加重了“妇女”和“妇女节”的污名化。
事实上,“妇女节”脱胎于女性争取自由平等的血泪史,它是女工走上街头游行示威的纪念日,妇女先辈们喊出了“面包加玫瑰”的口号,要求缩短工时增加工资,并享有选举权。
在劳动女性争取劳动权益与女性解放的漫长抗争过程中,3月8日成为国际劳动妇女节,妇女获得选举权,一周五天一天八小时的法定工时被确定。因此延续至今的“妇女节”承载着打破不平等、追求女性解放的社会意义。
“女生节”和“女神节”消解了妇女节原有的严肃意义,以单一审美和消费主义背离了“妇女节”最为珍贵的现代价值与历史价值。然而值得欣喜的是,伴随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权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警惕“妇女节”的异化和消费主义对女权的消费。
与妇女节有“一日之差”的女生节,将女性群体人为分割为貌美的和丑陋的、年轻的和年长的,它强化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并将女大学生粗暴刻画为简化为男性凝视下的符号。反对女生节的人认为,这才是对妇女节污名化的开始。
女权主义者认为,消费主义打出“做自己的女王”的口号,是对女性的欺骗性宣传;对女权的迎合献媚背后,是对女性钱包的虎视眈眈。而女性通过消费,将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的物化。
女权主义舆论倒逼下,不少平台和品牌逐渐收敛起堂而皇之的献媚。2020年,天猫将“女王节” 活动更名为“天猫38节”,2021年继续延用了这一朴素的名称;京东活动叫做“她的节”;拼多多则采用谐音梗“福女节”;唯品会则直接命名为“38春节特卖”……
当消费时代已定下基调,平台们至少可以不再生产糖衣炮弹,大大方方挣钱,那么名称的改变,就是一种态度和进步。
当有一天,女性回归女性本身,不再是“女生”、“女神”或是“女王”,不商业不献媚,也不歧视不分裂,人们大概能真诚坦荡地道一声“妇女节快乐”。
就像今天央视网为妇女节发声写的那样:“广阔的世界,应当有舒展的女性;你的身体,不是他人的景观,你的年龄也不必是个秘密;成为女儿、妻子和母亲之前,你首先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