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接盘”方正,中国最大的社会办医集团易主

北大医疗曾是国内床位数第一的社会办医集团,平安的入主能给它带来什么?

7月5日晚间,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方正集团重整计划草案已经通过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裁定书依法批准并生效。平安人寿或其下属全资主体拟成为新方正集团的控股股东,中国平安作为平安人寿的控股股东,拟间接控制公司。

在健康板块上,方正集团拥有北大医疗产业集团(以下简称“北大医疗”),是一个由十余家医疗机构组成的医疗服务体系,还拥有北大医信、北大医药和医疗产业园。由于北大医疗依托于北京大学和北大医学部,是业界公认的较为优质的资产。

北大医疗在社会办医领域曾是当之无愧的巨头,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社会办医医院集团100强”排行榜显示,北大医疗排名第一,华润医疗、复星医药、中信医疗、宝石花医疗分列二到五位。

此前公开报道显示,北大医疗旗下床位已经突破万张,旗下已经拥有北大医疗鲁中医院、湖南株洲恺德医院、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以及目前规模最大的社会办医机构北大国际医院。此外,北大医疗脑健康中心、北大医疗康复医院等也都在建设中。

虽然背靠北大医学部的强大实力,但北大医疗从创立之初便一直命运多舛,几度面临管理层变动大、盈利能力差强人意、负面新闻缠身等问题。其中最好的医院标的北大国际医院一度想要蹭“奥运概念”然而未果。据八点健闻此前报道,拥有4000多张床位的四家枣矿集团的医院计划和北大医疗解约,所以原来的1万张床位很有可能只剩下5000-6000张。这意味着床位数比巅峰时期几近减半。而此前包括通用环球、中国信达、华润等在尽调后都选择了退出。

而中国平安方面对于线下医院的渴求或许是较为迫切的。近年来,中国平安持续在医疗板块加码,已有平安健康、平安智慧医疗、平安医保科技、平安人寿和养老险等12家主体,版图涵盖了线上医疗、医药电商、医保解决方案、商保等,但在线下医院端则存在短板。

而医疗机构往往拥有不错的现金流,这也是许多大集团在收购医院资产时所看中的一点。

由于自建医院周期很长,同时面临招募医生难以及科室不全的难题,因此收购整合是获取医疗资源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入主方正,有利于平安打通线上线下的医疗资源,线上为线下输送流量,线下为线上提供实体服务。可以说,北大医疗的资源与平安已经布局的医疗健康领域联手,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平安集团构建“医疗+保险”的模式。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此次平安与北大医疗体系的融合有机会借鉴美国联合健康、凯撒医疗等管理式医疗模式。让保险能更好地结合客户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重疾护理等,这也是新重疾、长期医疗险的未来方向。

落实到具体应用的场景中,根据中泰证券分析师预估,对于平安来说,在接触客户阶段寿险公司可以带客户参与医院组织的医学讲座;在赔付阶段,可以承诺客户如果发生重疾优先去所属医院就诊。对北大医疗来说,平安可以用好医生的线上资源给医院引流,指定北大医疗医院作为定点核保机构从而提升医院的产能。

理想虽然美好,但是平安依然面临诸多挑战。2020年北大方正集团医疗板块的营业收入虽有66.26亿元,但归属于母公司的的净利润是-13.78亿。据媒体报道,北大医疗目前债务有一百多亿元,而且这些债务并没有形成资产。除去债务危机,北大医疗还有较为复杂的医院治理结构,对于旗下医院没有特别强的控制力,这也将是平安未来会面对的管理难题。

这种情况下,外加上平安集团并没有实体医院管理的经验,投后管理或许又会增加一个难度级。此外,平安将线上与线下的医疗资源打通、与保险产品打通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以及各方协调。而且寿险改革正在推进中,预计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对业务起到增长拉动的作用。

(shenjiaojiao@lanjinger.com)

相关阅读
平安健康、北大医疗脑健康、平安科技三方联手,共建“儿童孤独症与多动障碍服务平台”
求解居家养老新模式,成为寿险改革的必由之路
居家养老新蓝海,平安拿下首张入场券
医疗进阶、养老破冰、服务升温,这就是中国平安的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