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CertiK正式发布第三季度Web3行业安全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本季度内,Web3因安全攻击造成的损失规模达到7亿美元,超过了整个2023年上半年损失之和。
公开性、透明性被视为区块链合约的关键优势,但高风险性也与之并行。同时,在熊市的大环境下,牛市“泡沫”套利的窗口关闭,也促使大量黑客将目标集中到了攻击区块链合约带来的“高回报”上。行业冷静了,黑客更猖獗了。
而诞生于上一个熊市周期中,几乎「创立了一个赛道」的CertiK,是Web3安全领域当之无愧的独角兽。CertiK自2021年起陆续获得Insight Partners,红杉资本,Tiger,Coatue,高盛等机构的投资,估值达20亿美元。
近日,CertiK首席安全官李康教授接受了蓝鲸财经的专访。来到CertiK之前,李康曾是Web2和AI领域的知名白帽黑客,替特斯拉、苹果、微软等公司都「抓虫」过。而踏足Web3的原因,李康告诉蓝鲸财经记者,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需要安全的行业」。
李康表示,现在行业内,黑客攻击次数在不断增多。在这场攻防对抗的赛场上,如果无法有效管控风险,那么Web3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李康指出,Web3安全需求始终在增长,但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没有意识到,「安全不是一锤子买卖」,项目绝不会因为完成了安全审计,就能把风险降至零。
而在熊市之中,项目方对安全的考量,可能需要权衡更多因素。“到底是担心被黑客攻击资产损失,还是担心别人比我更安全,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李康建议,项目方应寻找一个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点。
针对AI在审计领域的适用性,李康表示,目前内部系统中AI辅助操作比例从3%涨到10%左右,但短期内不会超过50%。因为安全审计是一个对抗行业,审计要关注的点一直在变,当AI可以自动把安全提升的时候,这部分安全了,黑客也走了。所以AI短期内不会引起行业质变。
蓝鲸财经:在您看来,在当下的熊市环境下,CertiK在安全领域的工作重点,和上一个周期相比有没有什么不同?
李康:从一个安全公司的角度来讲,提供安全服务其实不区分牛和熊。我们更关注的是怎么确保项目方代码和资金的安全,确保用户有良好的安全体验。无论是牛还是熊,技术提供的内容服务最终都是同样的。唯一可能会受到的影响,就是你的受众以及开发者的数量会发生波动。
当然具体来说,比如去年DeFi项目更多,CeFi少,市场中可能会有不同类型的项目,它们的逻辑可能存在特定问题,但问题类型本质上是相似的。因此,安全公司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数量上,而技术方面的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而且整体来讲,在我看来,虽然市场有波动,但是大家的安全意识其实在不断增强。整个安全需求的大盘在增长。你也可以看到,有更多安全公司冒了出来。
蓝鲸财经:现在有一种情况是,很多项目方虽然安全意识提高了,但是缺乏充足的资金进行审计。这样的情况有是否有解法?从业者如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降低安全风险,避免在安全领域进入一种负向的循环呢?
李康:具体是不是出现了负向循环尚未可知。不过在熊市背景下,大家一定有压力。这也不是Web3独有的情况,Web2的传统安全行业也会受周期影响。经济非常热的时候,安全上可以投入更多;经济不好的时候,安全就可能受影响,因为它毕竟不是能带来直接收益的。
Web3这边我的建议是,首先大家的观念上要有一个改变,如果你希望通过某种安全产品,把风险降为零,那安全的投入永远是不够的。安全攻防之间是有不对称的。你或许投入了很多,但是黑客只需要找到一个缺口,他就会攻进来。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在投入的时候,要考虑到不是把风险降为零,而是要看到头部风险是什么,是担心受到黑客攻击导致资产损失?还是担心别人比我更安全,用户会跑掉,失去竞争优势?
作为项目方,需要把这些东西综合起来,达到一个平衡,找到一个在你看来投入产出比最高的点。投入为零肯定是很糟糕的情况,但所有的财力都投进去,也不是最优解,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点。
在寻找这个点时,除了关注自身需求之外,还可以看竞争对手。我要比竞争对手做得好。
大家都在砍安全投入,砍为零肯定是一种办法,当项目活都活不下去了,安全投入肯定就砍没了。但是如果你还有业务,你要保住业务,就需要去平衡风险,是要彻底放弃防护工作,还是应该做适当的防护,把风险降下来。而且,不要觉得买了一个安全服务,就万事大吉了。它只是把你最重要的、最关注的风险去降下来。
很多企业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种时候,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你要找一个信任的安全服务商帮你做一些风险规划。所以从我的角度出发,更多地是希望CertiK在提供审计、实时监测的这些服务之外,还能够成为客户的合作伙伴。一开始达成合作关系很好,但如果没有的话,起码先我们能够作为一个咨询方提供这些建议,帮助用户做出判断。我们也希望和客户进行长期合作。
总结来说,核心的点,我觉得是要转变安全观念。安全不是“一锤子买卖”,更多是一种风险管理。风险怎么管?找专业的咨询人帮你做。然后,再根据风险的情况,根据当前公司的情况,竞争对手情况,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投入点。
蓝鲸财经:有部分项目在审计过之后,项目依然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出现安全漏洞。您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
李康:首先,就像我在上一部分提到的那样,没有任何一家审计公司能够和客户保证,审计可以消除100%的风险。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家审计公司,客户听到这种说辞应该赶紧跑,因为对方肯定是个骗子。审计能做的,是在你的产品上线之前帮你降低风险。
此外,审计公司不仅具备代码审查的能力,还可为产品的优化提供有益建议。以CertiK为例,最近我们为一些客户提供了iOS应用程序的审计服务。当客户推出移动端应用程序时,我们会为其提供建议,指出当前的实施方式可能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我们还可能指出客户未充分利用苹果的一些安全服务,因此建议客户采用这些服务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CertiK希望和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在面对客户时,肩负的责任也就更重。
因为安全服务需要保护的范围越大、周期越长,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多。
所以在审计结束之后,我们也会继续提供自己的服务,持续监测。举例来说,我们看审计到a项目有问题,发现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客户b,那么尽管我们和b的合同结束了,但为了培养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了品牌信誉,我们会主动联系b去查。
对于项目方来说,可以将审计视作某种安全“投保”,能够长期提供持续检测的合作方,应该是更可靠的。何况CertiK还有额外的品牌价值和信誉价值。
如果你没做好审计,项目出了问题,用户都会把压力给到项目方,但如果是审计公司参与了,而且问题确实出在审计的工作范围内,用户的部分不满就会放到安全机构这里。这个道理,在监管部门也是适用的。假设现在有一个香港的持牌交易所,如果它没有做审计,那么监管部门可能会直接吊销它的牌照,但是如果做了审计,还是找到一家知名公司做的审计,某种意义上讲,审计公司即承担了交易所的部分安全责任。
就像你说的,审计项目出问题对安全机构来说肯定是损失,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责任。安全机构尽一切努力避免这类事件发生,但审计无法保障100%的安全,这个的原因之前也向大家讲述过。这个问题,在Web2里也一样存在。比如不久前的新闻,微软的AI的数据泄露,对它的名誉是一个巨大损失,但因为他自己有很大的安全团队,有长期的安全投入,所以至少在安全领域,或者在Web2社区里,这件事发生之后,微软在安全方面的形象还是很好的。只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安全措施无法全方位拦截攻击的可能性。
经过CertiK审计的项目出现安全问题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发生安全问题的部分,并不在CertiK的审计范围之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尽量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建议,不断迭代产品和流程。
在当下Web3的所有审计公司里,我们的客户量应该是最多的,承担的舆论风险相应也就越大。但我自己觉得,这也是CertiK作为一个品牌,能逐渐成长、能长期做下去必须面临的挑战。
蓝鲸财经:您觉得目前CertiK在业务发展上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或者瓶颈是什么?
李康: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在Web3这个领域,大家的安全意识还是不足。现在的开发群体非常年轻,很多还是刚刚转行不久,这些开发人员的安全意识,拿到很多互联网大厂,一般活不过前三个月就被淘汰了,因为写出来代码质量可能过不了关、我们看到的很多项目,安全风险真的很多,太多地方都不注意了。
同时,就像我刚才提到的,很多人的安全意识还停留在“一锤子买卖”的状态,认为我买了一次安全服务,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没有把安全当成一个长期关注和投入的方向。
这两点是我们比较头疼的事情。举例来说,你经手了一个项目,可项目方后续会不断改代码,不断改配置,我们不知情,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出事。
再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这个行业仍然存在一些目的不纯的企业,它做项目的初衷就是割韭菜。怎么把它们识别出来,降低整个行业的用户的风险,也是个挑战。不过这种情况我觉得现在已经改善很多了。
蓝鲸财经:在您的预计里面,安全审计这个行业会有一个怎样的发展格局?
李康: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的目标是什么。许多人通常将审计视为寻找漏洞,但实际上,这与财务审计有所不同。财务审计主要是查看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核实运营规范,以及确认资产情况等。在安全审计中,查找漏洞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安全审计的目标可以更广泛,包括确保代码安全性和遵循安全开发流程和规范。即使代码看起来没有问题,如果没有按照正规方法进行开发,也可能不合规。此外,推荐采用最佳实践也是审计的一部分。举例来说,苹果提供了许多开发和安全建议,审计公司会建议客户按照这些建议来提高安全性。
因此,审计不仅仅是发现明显问题,还包括制定行业标准等,未来审计会更多往规范化和流程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审计需要考虑谁是受众。目前,审计的结果通常提供给项目方和开发人员,但未来审计可能需要面向更广泛的受众。
举例来说,未来受众至少明白,一个经过正规的审计的公司,他一定会查了ABCDE这5项,也许没发现问题,但一定已经对重要部分进行了审查。但非正规审计,其特点可能是只查找特定的问题,甚至可能忽略了ABC,或者检查了不在关注范围内的F。
因此,审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加倾向于规范化,以确保承担更多责任,提供更可信的审计结果。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但是很多时候,规范标准也是靠行业自己推,有需求才行。项目方之所以考虑进行审计,通常是因为程序员自己意识到需要外部审查。但现在很多因为写代码的人自己流程化不强,那么怎么帮他把流程建起来,这是很重要的。
蓝鲸财经:公司内部是怎样去培养安全审计的人才的?
李康:我们有一部分人员当然是从外部吸引过来的,他们已经具备相关经验,包括代码审计、流程审计以及传统安全领域的知识。
另一部分人则在公司内部培养成长。我自己个人认为,CertiK的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审计的流程化标准化做得比较强。你从CertiK拿到了审计报告,无论是哪一个审计师哪个团队做的,最后出来一定ABCDE这些都会做,因为我们自己内部是有流程控制的。你如果找其他规模比较小的审计机构,不同审计师给出的报告质量可能水平波动会比较大。
我们其实投入大量的人力在做流程化的平台,新来的审计工程师就会先在平台上,跟老师傅一起做团队去审计,每一部分都有自动工具会来辅助他。如果没有跟有经验的人做的审计,我们还会有第二次再审,让员工能够逐渐成长起来。
蓝鲸财经:您觉得AI之后有没有可能进行主要的审计工作?
李康:AI一直在做,我说的更广义一点,我们一直在做机器学习。内部系统中,工具、辅助的比例也在增长,但是现在还大部分处理还是人工。现在AI处理可能从3%涨至不到10%的样子,但是你可以看到它是在涨,我认为短期应该看不到它能够超越50%,我觉得很难。
因为现在很多时候,首先我们使用的AI,虽然我们有自己的培训,但像ChatGPT这种大型语言模型,它是没有办法直接拿过来用的。它更多地起到辅助的作用,帮助我们去理解程序的某些部分,对我们的分析人员很有帮助,但是让它独立执行任务还是很难。逐渐地,它可能在某些特定领域提供一些功能,但是安全是很特殊一个行业,它实际上是一个对抗行业。当某些领域变得更加安全,比如说是自动生成代码,然后我们自动发现并提高安全性,这意味着我们在这方面更安全了,黑客可能会寻找其他弱点。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关注的重点,至少在未来5年内,安全领域发生质变的可能性不大。
一方面AI确实能帮我们识别更多的事情,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代码是用AI来生成的。这本身没有问题,关键在于AI赋能了更多的没有安全经验意识的人去写程序。这个时候安全性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这就可能会忽视一些潜在的问题,因为开发者没有考虑到它们。缺乏安全意识的人容易犯这些错误,而如果让AI来编写代码,它会按照我们的预设方式来操作。例如,我们可能从不考虑某个输入是负数的情况,但如果让AI来写代码,它可能会根据我们的意图编写,最终导致潜在风险。我认为,AI生成的代码可能会引入更多风险,这是我的观点。
一个是AI的本质还需人去训练,第二个AI会让更多的人进去写代码,降低了门槛。而根据过去的经验,每当门槛降低时,我们都会看到更多的安全问题浮出水面。比如有一些低级错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是不会犯的,但现在却屡见不鲜了。
蓝鲸财经:是否有一种情况,一个极端的漏洞出现,导致CertiK在名誉上面有非常大的损失?
李康:可以说一旦出现任何一个漏洞,对CertiK而言都会造成名誉损失。其实每家审计公司都是在面临这个问题,我们也一样要降低风险,但我们要做得更好。
因为CoinMarketCap所有披露了使用第三方审计的项目中,CertiK的市场份额超过70%。这意味着,虽然CertiK的项目风险百分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项目的绝对数量还是会比别人多。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头部安全机构不可避免的要承担的责任,我们必须努力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