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同质化、价格竞争激烈,叮咚买菜CEO梁昌霖:提升全链路供应链能力

“稳定的规模发展与盈利能力背后,是叮咚买菜全链路的供应链能力和系统能力提升的结果。”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业绩会上坦言,“我们不仅仅是一家零售渠道公司,更是一家拥有商品研发和生产能力的食品企业。”

“在渠道的商品日趋同质化,且价格竞争成为主流的当下,平台若能基于优质的上游供应链开发的质高、价优的高‘品价比’自有商品,已经成为消费者继续选择这一平台的重要原因之一。”业内分析师指出。在这方面,叮咚买菜收获颇丰。

11月16日晚上,叮咚买菜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该季度叮咚买菜实现营收51.4亿元,环比增长6.2%,GMV为56.7亿元,环比增长6.4%。并实现Non-Gaap标准下的净利润率0.3%。至此,叮咚买菜已经实现了连续四个季度Non-Gaap标准下的盈利。同时该季度也实现了Gaap标准下的整体盈利。

叮咚买菜方面还披露,该季度其总订单量环比提升6.0%,用户月均购买频次同比、环比都在进一步提升,其中绿卡会员的月均购买频次达到了6.9次。

“稳定的规模发展与盈利能力背后,是叮咚买菜全链路的供应链能力和系统能力提升的结果。”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梁昌霖在业绩会上坦言,“我们不仅仅是一家零售渠道公司,更是一家拥有商品研发和生产能力的食品企业。”

据悉,叮咚买菜今年上半年从长三角区域开始推进的精细化运营,正持续提升其服务侧的经营效率。据了解,叮咚买菜持续对城市分选中心和前置仓的仓网布局进行升级,并通过优化运力结构、建设智能化排班系统和仓内自动化设备普及等精细化运营动作,使履约环节的效率和人力成本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合理优化。本季度,前置仓40分钟以内即时单占比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最短可约时长同比缩短14.3分钟。

除了提升渠道效率,叮咚买菜基于优质的上游供应链开发的质高、价优的高“品价比”自有商品,已经成为叮咚买菜吸引用户的重要利器。

梁昌霖介绍道,比如就在该季度,叮咚买菜的商品开发人员洞察到,消费者尤其南方食客喜欢吃手工制作、新鲜面点的特点,于是和上游供应链深度合作,定制开发出一款皮薄如纸,且能达到站内“清洁标签”要求的自有品牌手工云饺,不仅仅采用了食材新鲜,还严格控制了盐糖的使用,拒绝添加剂。而由于是与上游工厂深度合作研发,减少了中间环节与不必要的成本,让这一系列商品做到更健康更好吃的同时,也做到了更低的价格。

其消费数据和用户反馈就显示,这一款足够接近家里现包味道的“手作纸皮”系列商品,已经替换了很多用户家里冰箱中的普通速冻水饺、馄饨。该系列商品上线两个多月时,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1600万元。

“就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生鲜食材还是标品食品,叮咚买菜都已经更大程度地完成了深入源头这个动作,消费者如今已经不仅仅‘在叮咚上买菜’,而且可以“买叮咚的菜”,并初步建立了‘想吃什么,就上叮咚’的心智。这也正如公司在年初向业内发出的号召那样,与上游合作方进行研发层面的深度合作,建立健康共赢的合作生态,合力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商品,服务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梁昌霖在业绩会上表示。

叮咚买菜自有品牌已经涵盖预制菜、肉类、米面、豆制品四大类,且其中的很多商品如今都可以通过12个自营工厂研发生产。

财报显示,目前,叮咚买菜已经形成了从加工,到直接送到用户手中的全链路闭环供应链,最大程度确保商品的供应确定、品质确定、价格确定以及效率确定。

“要知道,在如今较为复杂的宏观形势下,用户的消费意愿和偏好都还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消费者们在选择渠道、购买商品时的心态更趋于对‘品价比’和确定性的追求。基于此,整个零售行业都需要适应充满挑战的新环境。而以叮咚买菜为代表的食品即时零售也终将回归到商业本质。”行业分析师表示。

而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触达消费者,最终考验的都是企业能否提供更加确定的,甚至超预期的商品与服务,这就取决于公司供应链系统的进化速度是否够快、够精准。而当下,叮咚买菜围绕着商品力、服务力和供应链系统能力,已经成为其发展的三大长期核心竞争力,并以此来应对不同阶段环境和市场的改变。

“用我们的高品质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极致品价比的商品,同时我们也会利用我们全链路的供应链能力和系统能力,来持续提升我们的运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所谓‘守正出奇’,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一直坚定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从未改变过。”梁昌霖在业绩会上说。

#蓝鲸直击财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