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10月17日讯(记者 黄玉洁 张书维)近日,蓝鲸新闻发现,昆明市地铁站内铺满十分醒目的各式贷款宣传广告。标语印有“贷款难,找个贷!精准匹配、银行放款、最快当天放款”等内容,广告主体为“云南个贷”。 蓝鲸新闻从云南个贷业务人员处了解到,该广告内容全年展示。
除地铁站外,部分昆明市出租车的LED屏也在滚动播放云南个贷投放的广告。
如此力度去做广告投放的线下贷款中介,到底是什么样一家公司?
记者采访得知,云南个贷全称为云南个贷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下称“云南个贷”),成立于2020年。根据云南个贷官方公众号介绍,云南个贷主要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汽车贷款、住房贷款、信用贷款、企业贷款、应急贷款等贷款咨询和融资服务。根据公众号,云南个贷提供的贷款服务包括“房抵贷”、“车抵贷”、“信用贷”、“企业贷”、“工薪贷”。
云南个贷的视频内容号称:“公司老客户转介绍续贷率高达40%以上,通过8年的积累,服务客户共30万余,为客户解决资金问题累计突破70亿。”
云南个贷表示,自公司成立以来,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已成长为一家成熟的中型金融服务机构,于2023年4月成为昆明市工商联合会企业会员。目前公司现有员工500余人,其中金融专业人才300余名,金融咨询服务人才160余名,业务代办经理20名。
云南个贷公众号介绍,2021,集团正式成立招商事业部,面向全国开启招商加盟工作,全力推动云南个贷“百城千店”发展计划。力求以专业、诚信、高效的服务理念,服务更多的加盟商,将云南个贷的品牌推向全国,为实现“全国一站式金融服务领跑者”的企业愿景不断前行。
蓝鲸新闻拨通其广告显示的详询电话。接线员向蓝鲸新闻记者表示是贷款中介,匹配目前市面上最符合的产品,然后放款。“合作方有银行和金融公司等,其中合作的银行包括但不限于四大国有行与八大股份行。”
为了说服记者相信其公司业务正规可靠,云南个贷的客户经理表示“能够上地铁广告的(公司)肯定是毋庸置疑”。
根据客户经理介绍,通过其机构借“学历贷”,借款一万元,每月利息仅为19元。经计算,相当于月利率0.19%,年利率仅为2.28%。不过,该客户经理并未透露对应的中介服务费金额,其表示“中介费要先看征信情况、工资流水等。”蓝鲸新闻进一步询问相关情况,则被贷款经理邀请进行线下沟通。
值得一提的是,该客户经理向蓝鲸新闻记者提供了一张云南个贷获得“银行助贷企业服务资质”的证书,证书显示云南个贷的银行助贷企业服务资质等级为“一级”,发证机构为北京中清环认证技术中心。该认证中心官网内的企业服务能力评价公示平台同样可查询到云南个贷的这份证书。
随后,蓝鲸新闻试图进一步核实该证书真伪。记者发现,不论是输入“云南个贷”还是该证书的编号,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无法搜到任何相应的认证结果。
与此同时,记者尝试搜寻发证机构北京中清环认证技术中心的资质,同样受阻。上述查询平台的从业机构查询中显示“未查到符合条件的认证机构列表信息”。
2017年12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7】252号),要求加强金融广告行为管理,有效治理金融产品违法违规的广告行为,重点打击非持牌机构发布违法违规金融广告的行为。
云南个贷在地铁站、出租车等线下媒体渠道大肆发布贷款广告的行为,是否合规?
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2019年发布的《识别非法金融广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金融消费者在识别金融广告真实性、合法性时,可以从金融广告的基本特征和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其中第一条就提到,金融消费者可辨别金融广告主在投放金融广告前,是否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金融广告的内容是否与所取得的金融业务资质在形式和实质上保持一致,如以投资理财、投资咨询、贷款中介、信用担保、典当等名义发布吸收存款、信用贷款内容的广告。
蓝鲸新闻记者前后屡次试图联系昆明当地有关监管部门,询问相关规定。然公开联系电话与投诉电话均无人接听。
对于云南个贷在地铁站与出租车上投放广告的行为,功承瀛泰律师事务所潘金骏律师表示,贷款中介作为非持牌金融机构,在地铁站、出租车等公共场所大量发布贷款广告的行为,很可能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在上海,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广告监管工作的意见》,规定未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的市场经营主体不得宣传推广相关金融业务活动。由于各地政策可能存在差异,具体是否违规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规定来判断。
潘金骏律师认为,这种广告行为不仅可能会误导消费者,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还可能涉及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法行为,存在严重的潜在风险。这些广告行为可能涉及虚假宣传、诱导欺骗等违法行为,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不轻信这些广告,并谨慎对待来路不明的贷款信息。对于确实有贷款需求的人,建议通过正规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办理,以保障自身权益。建议市民如果发现此类可疑广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投诉举报:拨打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投诉热线;通过"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反映;或者向当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相关部门将依法核查处理,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