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3月31日讯(记者 李卓玲)从日前陆续出炉的年报来看,Robotaxi企业依然困于盈利难题。
日前,去年顶着港交所“Robotaxi第一股”光环上市的如祺出行(09680.HK)发布财报。2024年,如祺出行总收入达到24.6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虽同比收窄18.6%,但依然亏损5.64亿元。
据梳理,2021年-2023年,如祺出行分别亏损约6.85亿元、6.27亿元、6.93亿元,换言之,其4年来累亏超25亿元。
从收入来源上看,其主要分为三大业务板块,包括出行服务、技术服务、车队销售及维修。其中,出行服务为收入大头,占总收入比例达89.3%,这一板块囊括网约车服务和其他(Robotaxi服务、顺风车服务等)。尽管顶着Robotaxi企业上市,但如祺出行去年Robotaxi相关业务的收入占比仅0.1%左右。
无独有偶,同样在去年敲钟上市的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两家Robotaxi企业同样面临盈利难题。财报显示,2024年,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经调整净亏损分别约为11.14亿、8.02亿元。
尽管前述企业的Robotaxi已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但距大规模商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
以小马智行为例,其去年总收入约为7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44亿元),同比增长了4.3%。在营收来源方面,为其贡献大头的仍为Robotruck服务,这一板块收入达4040万美元,同比增长了61.3%,占总收入比重过半;反观其Robotaxi服务去年收入则仅为730万美元,同比下滑5.3%,占比约为1成。
对于Robotaxi服务收入下滑的原因,其解释为根据合作项目的进度计划,提供自动驾驶汽车工程解决方案的服务费降低了。不过,其也指出,由于在中国一线城市付费Robotaxi服务的拓展,乘客车费收入增长抵消了这一下降。
目前,各家企业都在加大对Robotaxi的研发投入。2024年,小马智行加速第七代Robotaxi方案和车型的研发,经调整全年研发费用达10.06亿元,同比增长14%。财报显示,其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系统方案成本相较前代大幅下降,降幅达70%;并通过与丰田汽车、北汽新能源、广汽埃安共研生产,今年将落地三款第七代Robotaxi合作车型。
“Robotaxi门槛是很高的,不是几亿,或者是十亿就可以做成的。小马至今融资也超过十几亿美金了,它确实不是一个10亿美金以下的投资可以玩得起的东西。即便是在效率非常高的中国也需要超过10亿美金,对标到美国,美国大公司的运营方式真的就是一个百亿级门槛的事情。”小马智行副总裁张宁此前对蓝鲸汽车表示。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EO彭军在财报中也表示,在技术成熟和充足资金的共同驱动下,公司正加速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拐点到来。他强调,小马智行坚持“Robotaxi业务优先、中国市场优先、一线城市优先”的业务战略,2024年在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不断扩大部署自动驾驶服务,建立强大的运营能力,在全球市场争取更多市场机会。
如祺出行年报也显示,去年其研发开支为1.41亿元,同比增18.8%,主要由于与Robotaxi车辆及相关软件有关的折旧及摊销开支增加,以及研发活动导致Robotaxi自动驾驶安全员的服务费用增加等。
其在财报中指出,将继续落实各项业务策略,包括利用成功经验将在网约车及Robotaxi出行服务市场的版图拓展至国际规模;迭代其混合运营模式,即有人驾驶网约车与Robotaxi服务,提供流畅的Robotaxi乘坐体验等。
此外,其日前还在官微上发布消息称,正基于运营优势探索包括飞行汽车在内的低空出行服务运营场景,打造立体化智能出行平台。对于其在低空出行领域的规划,如祺出行方面向蓝鲸汽车回应称,目前还没有更多规划,大方向主要是切入广汽的立体化出行。
其并对蓝鲸汽车表示,出海方面目前暂时没有可以对外透露的信息,主要还是在国内做好出行服务,尤其是扩大了Robotaxi运营范围。
当然,大举押注出海的也有人在。日前,文远知行宣布与法国自动驾驶出行网络运营商beti携手,获得法国纯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下称“牌照”)。至此,文远知行已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五国自动驾驶牌照。
与此同时,蓝鲸汽车从文远知行方面了解到,其目前已在10个国家30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和运营,旗下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等前装量产产品已落地法国、西班牙、瑞士、新加坡、阿联酋、日本等国家。
“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在欧洲真的可以说是多点开花,诸如法国、西班牙、瑞士。其中,西班牙是雷诺的临时牌照;瑞士一个项目在机场内,另一个是robotaxi、robobus,是我们合作伙伴在做。”文远知行方面人士对蓝鲸汽车透露,美国市场目前是跑测试,新加坡布局了小巴和环卫车队,阿联酋市场则与Uber落地了超50辆 GXR的车队。“后续还会持续发力欧洲、中东、日韩市场,主要看当地客户需要啥。”
在各企业多元布局以及自动驾驶商业化持续落地下,谁将最先迎来盈利拐点,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