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时国际联姻Hashkey,江向阳与肖风同框,酿制ETF中的“烈酒”

肖风AII in Web3的第十年,以合作者的身份和博时再度绑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4月11日讯(记者  敖玉连)香港Web3嘉年华上,博时基金创始人肖风和现董事长江向阳同屏现身,Web3与传统资管这次站在了同一条战线。

2022年港府发布虚拟资产开放宣言以来,传统资管正在加速拥抱区块链技术,尤其是中资公募香港子公司。

肖风旗下的虚拟资产交易所Hashkey与博时国际则是其中合作最为紧密的一对。最近两年,先后合作发行了虚拟货币现货ETF、代币化美元货币基金/港元货币基金。

野蛮发展十余年,区块链技术已经走出“极客”阶段,走向合规化。去中心化金融与传统金融也不再是取代与对抗,而是通过RWA(真实资产上链)共生,例如让基金上链做成代币化基金、让法币上链做成稳定币。

“现在的情况是比特币更像一种另类资产、风险资产,而不是避险资产,对法币的威胁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HashKey 交易所事业群联席CEO茹海阳分析,他此前在支付宝工作。

和博时再度绑定,以合作者的身份

肖风再次与博时基金绑定,这次以合作者的身份。

2011年,50岁的肖风离开了一手创办的博时基金,转身投入金融科技的蓝海,加入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彼时他说不会做与博时有直接竞争关系、有利害冲突的事情。

14年后的香港铜锣湾,在Hashkey举办的Web3 Festival上,肖风与博时现任董事长江向阳同屏出现。2022年10月,香政发布了《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宣告香港将发展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和Web3中心。传统资管机构加速拥抱Web3,这也打开了肖风现东家Hashkey与老东家博时的合作空间。

2024年4月,两者共同申请了亚太首批虚拟资产现货ETF:博时Hashkey比特币现货ETF、博时Hashkey以太坊现货ETF,两者深度联姻,据了解,产品承接了不少Hashkey引进的资金。同期获批的华夏香港、嘉实国际都是单一管理人,而非与交易所共同申请。

今年3月底,博时国际和Hashkey二度合作,推出了全球首批两只零售的代币化ETF:博时港元货币ETF、博时美元货币ETF增设代币化份额。4月10日下午4点,两只产品正式上线交易所。通俗理解,就是将传统的货币基金份额,以虚拟货币的形式,放在公链上交易。一个月前,华夏香港也和OSL交易所也合作发行了一只货币基金代币化份额,在以太坊上交易。

而Hashkey这两只是放在自建的公链,Hashkey Chain上交易,这是一条基于以太坊一层网络的二层公链。

“上链到以太坊主网的成本较高,每笔交易成本大约要3美元,无论是资金流转还是签名确认交易,都需要支付这笔费用。此外它的速度也很慢,网络拥堵状态下,交易确认需要2-3秒时间。而我们的二层网络在保持与以太坊同等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前提下,将单笔交易成本降至0.0001美元(几乎可忽略不计),确认时间缩短至0.01秒,实现了数万倍的效率提升。”HashKey Chain CEO Kay解释到。

2024年3月,贝莱德在以太坊上发行了美国首只代币化基金BUIDL,可以实时结算、24小时交易。不过,目前香港的零售化代币基金尚且达不到。HasKey Exchange 董事总经理浦萌介绍,目前零售化代币只能T+0申赎,7×24交易是终极目标,也是和传统理财最大的不同。

“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监管和推进细则,我们正与监管部门进行积极沟通。技术层面,则需重点解决流动性问题,因为代币化基金涉及到虚拟资产和传统资产的做市,逻辑和估值体系都不一样。”

RWA,让Web3与传统资管不再为敌

区块链诞生之初,就大喊建立去中心化的金融体系,这也让外界多年来将Web3与传统金融机构对立起来,也将虚拟货币与法币对立起来。

“外界之前认为虚拟货币会取代法币,这也是监管很担心的事情。但现在的情况是比特币其实更像一种另类资产、风险资产,对法币的威胁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HashKey 交易所事业群联席CEO茹海阳分析。

实际上,区块链技术已经走出“极客玩具”阶段,也不再与传统资管机构为敌,而是通过RWA(Real World Assets)站在了同一边,即让真实资产上链,例如让基金上链做成代币化基金、让法币上链做成稳定币。

今年以来,中资资管机构频频现身RWA项目。

“香港的金融大趋势就是拥抱Web3,存量市场不好做,看上链有没有增量。”一位博时国际人士称。

2023年12月,嘉实国际就率先推出了香港第一只代币化基金,Meta Lab HK提供代币化的解决方案。此后,诸多私募、对冲基金都选择上链。今年2月,零售化代币基金又面世,华夏香港将旗下港元数字货币基金上到了以太坊上,博时国际上链了港元货币基金、美元货币基金,太保资管也将其美元市场货币基金上链,并且首日申购就高达1亿美元。

做金融本质还是要回归投资者,将传统资产搬上链,好不好做?是否有必要做?

好不好做?太保资产(香港)CEO周成岗称,标准的金融产品好上链,实物不好上链,现阶段太保资产只考虑让金融产品上链。

“代币化的本质,是在链上发行一个代表现实世界资产的代币,而确保币与底层资产之间的强连接,是最基础也是最难的一环。金融产品,尤其是基金这种标准化资产,在法律上可以明确代币与底层资产是对应的,并且便于监管和托管,这是我们可以RWA的对象。而实物资产,比如茅台酒——你怎么验证这瓶茅台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它被喝掉、损毁、或者是假的,代币与资产之间的信任纽带就断裂了。”

是否有必要上链?周成岗认为RWA的核心价值有两个:降低投资门槛、提升效率,只有能达到这两个目标,才有上链的必要。

第一,是降低门槛。以前某些高门槛的资产品类只有机构才能参与,而通过代币化,普通投资者也能持有这类资产的份额。

第二,是提升效率,包括交易的便利性、成本的降低等。如果代币化并没有在流动性、效率或安全性方面带来明显改进,那就失去了意义。比如房地产,目前已有通过REITs等方式实现证券化,是否真的需要进一步上链?如果不能带来新的金融优势,仅仅是为了“链上化”而链上化,这是不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