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炒作明星绯闻:综艺、自媒体乃至传统媒体,统统不能少

坚决杜绝炒作明星绯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之风。

(来源:传媒头条)

随着新媒体风起云涌,对明星绯闻的炒作报道在网络上蔓延,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影响,对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

近日,中国记协的一则关于“杜绝炒作明星绯闻”的报道引起头条君关注。

据中国记协报道,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12月6日召开“坚决杜绝炒作明星绯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之风”专题评议会,组织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围绕报道案例,剖析成因危害,探讨治理举措,引导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坚定“四个自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新闻道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百新主持会议。

与会委员从现状、成因、危害等方面,就炒作明星绯闻、报道低俗庸俗等问题发表评议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全党全国正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决杜绝炒作明星绯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之风,是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直接体现,是新时期做好文化娱乐报道的基本要求。

四川、陕西、江苏记协召开“坚决杜绝炒作明星绯闻 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之风”专题评议会,坚决杜绝炒作明星绯闻,自觉抵制低俗庸俗之风。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主任周跃敏把低俗新闻产生的原因归结于三个“欠缺”:

一是欠缺“责任”。传统媒体遭遇新媒体严峻挑战,传统媒体人的使命感动摇、价值观偏移、方向感迷失,失去了责任感;

二是欠缺“定力”。在商业网站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为了追求影响力,不惜迎合少数读者的低级趣味,去争取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

三是欠缺“能力”。传统媒体如果告别了低俗新闻,要用什么作品去吸引读者,提升影响力,在这方面,传统媒体人的能力还有欠缺。

其实,对于杜绝炒作明星绯闻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今年5月,人民日报刊文《热炒明星私生活:媒体不应为“八卦”推波助澜》,文章提到:

不难看到,当某明星的个人隐私被曝光时,一大堆媒体会快步跟上,恨不得把该明星的前世今生都深挖出来,一轮又一轮分析,一次又一次点评。如此“用功”,背后的驱动是点击率、阅读量所兑现的经济利益。

但应该考虑的是,如此高投入地耗费在传播八卦上,公共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引导作用被置于何处?被这些八卦资讯“喂养”长大的未来一代,能否健康、积极地认识当下的文化空间,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怎样的文化印记?那些被八卦所累的演员、明星,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重新回归艺术创作,为观众带来更好的文化产品?

今年以来,广电总局和网信办都曾就“炒作明星绯闻”进行整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6月印发通知就提出,对网络视听节目的创作播出提出进一步要求。通知强调,各类网络视听节目必须坚守文明健康的审美底线,娱乐报道要崇德尚艺,绝不能以炒作绯闻丑闻隐私劣迹为噱头博取点击率,杜绝包装炒作明星子女和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

6月7日下午,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一点资讯、优酷、网易、百度等网站,责令网站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用户账号管理,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向上主流舆论环境,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渲染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低俗媚俗之风等问题。微博、今日头条、腾讯、一点资讯、优酷、网易、百度等网站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网站内容管理规定及用户协议关闭了“风行工作室官微”、“全明星探”、“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长春国贸”、“娱乐圈揭秘”等一批违规账号。

八卦新闻之所以热度高,受众的猎奇心理制造了巨大的需求,明星的私生活在媒体的放大镜下,成了公众消遣的主菜,有研究表明当人们听到名人的负面新闻时,大脑会产生愉悦感。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达带来了便捷和信息的充裕,为了博取点击量和关注度,明星八卦这个雪球被越滚越大,有时候甚至淹没了一些卓有成就的新闻报道,甚至有分析称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这个重磅新闻和黄晓明的奢华婚礼也碰撞出过类似话题。当时,一篇《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的努力不敌一场秀》引起热议。

今年一篇题为“世界级‘一代宗师’去世,领导人致电哀悼,但网络热度几近为零”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热传。文章称,“某新闻平台推送《娱乐圈又一对低调情侣疑分手》,评论几分钟就过了1000条”“郭敬明性骚扰的新闻,19385条跟帖评论”,而同一平台关于柯老去世的三条新闻,评论量一直为零,进而发出感慨。

除此之外,明星八卦也产生出了很多谣言,网络一旦出现明星的匿名负面爆料,公众仍会怀着看热闹的心态半信半疑,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也会引用不明白信源,而一些不常出境的老艺人时不时被传出死亡的消息。

不难看到,当某明星的个人隐私被曝光时,一大堆媒体会快步跟上,恨不得把该明星的前世今生都深挖出来,一轮又一轮分析,一次又一次点评。如此“用功”,背后的驱动是点击率、阅读量所兑现的经济利益。

个别演艺从业人员靠旁门左道、绯闻炒作博眼球、赚流量,一些商业网站、自媒体平台、都市类媒体单纯追求点击量、关注度,一味迎合受众低俗需求,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环境造成侵蚀和消解。

杜绝炒作明星绯闻,这次电视综艺、自媒体乃至传统媒体,统统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