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火了,然后呢?

就这?

投稿来源:萤火新消费

疫情控制住后,无论是个人还是商家都开始回归理性。

很多因为疫情无法开业、处在生死存亡的行业也开始复苏,迎来真正的春天。还有各种因为疫情走红的行业,也在大规模的关注下,显露出各种优势和问题,比如如日中天的在线教育。

“都2020年了,不会真的有人觉得一场疫情能彻底改变某个行业吧?”

据知情人士透露,大家看似在高呼在线教育,一个个看起来跟文艺复兴一样,可实际上的结果却是,又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课堂去上课了。

而且,某王姓女士跟我说,本来自己干的好好的,结果因为疫情反而把自己裁了,具体原因是她不是一本毕业生。

01

被外界吹捧的在线教育,不再是十个老师教一个学生的时候了,已经开始膨胀,觉得自己又行了。

疫情迟迟过不去,工作和学习无法进行,只能另辟蹊径。当时想到的方法就是采用在线教学。

中国教育部组织了22个在线课程平台,制定了多样化在线教学方案,开放了包括129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发课程和400多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供高校选择使用。

国家大力推倡在线教育,让在线教育忽视了本身存在的本质问题,赚不赚钱。

相比于其他行业,在线教育的毛利率较高,且商业逻辑是行得通的,但是却很难盈利,大数据显示,能盈利的在线教育平台屈指可数,比较有名的在线教育平台,流利说等,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

毛利率明明高得离谱,却依然亏损,主要跟成本的支出有关。

对于在线教育来说,运营费用极高,这是亏损的主要原因。

获取客户的成本极高,对于大多在线教育平台来说,想要获客并不容易,在同质化竞争十分严重的今天,在线教育平台并没有区分点,平台和平台间没什么差别,客户就很难产生粘性,反复获取新客户,对成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其次,白嫖党极多,付费转化率低,我有个朋友靠的就是十几个平台的免费优惠以接受良好教育。大多数人听了免费课程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基本来说能续费的少之又少。

各个教育平台陷入持续亏损的泥潭,就算是商业逻辑对,但盈利的模式好像并没有跑通。

换句话说,招人本来就困难,留人又变成史诗级难题,想盈利就成为了不可能。

但互联网教育兴起是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会改变教育的格局,甚至成为未来教育的基本模式。

但想要成为主流模式,就需要克服很多问题,具备相应的条件。

02

首先是商业化问题,如果不能盈利,就没人愿意干,连最基础的行业都没有,怎么可能兴起呢?所以需要跑通盈利模式。

我们也提到,在线教育机构亏损的原因主要在于运营费用,而运营过程中最难解决的是粘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但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环境的问题,大家对此的态度冷热不一,因为没办法评价从在线教育获得的成果,有的人能借此考上理想的大学,取得相应的资质;有的人却没什么进步,这让在线教育成为“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存在,这对一个行业来说,会影响其普及化的速度。

所以在线教育面临着跟传统教育相似的问题。

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算是真正的掌握知识体系?怎么样才算是有用的人?如何去验收线上教育的成果?

这些问题可能会成为线上教育推动下去的标杆。

如果你的线上机构是培养技能,那就以此为评价做文章。如果是为了成绩,也可以以此作为机构的评价标准。但是依然需要环境突破口。

不过疫情过后,国家给予了相应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在的学校格局。

按照互联网教育的习惯来看,学生可能不再需要我们为他提供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结构,而是在完成自己最初的知识结构后,开始构建能够满足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这在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兴趣、不同习惯的大班级以及学校中,是无法实现的。

不被承认的缺口暂时被关闭,迎来了大规模线上教育发展。

其次,还需要在线教育有更明确规整的制度。

为什么很多教育机构在疫情期间突然更加严格规范行业制度?因为这个行业被看到了,开始被更多的人关注。

如果没有明确的标准,行业可能只是经历一个短暂的爆发期后迅速衰落,就像是一个名人如果突然爆火,一味的赚钱则会变成一种消耗,相反的,如果这个时候让自己变值钱,就可能会更长久一点。

所以规范化也是在线教育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在线教育真的能像其他行业一样,借着一股风就直接拔地而起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需要时间去沉淀的东西,而在线教育的发展又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和挑战。教育的发展如果追不上时代的发展,肯定会出现很多问题。

但教育改革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这是线上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