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大科技趋势:自动驾驶高精地图开启量产博弈

泰伯智库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对2021年科技发展趋势作出预判,并总结出以数字经济、卫星互联网、量子科技等为代表的十大重点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

投稿来源:泰伯网

2020年年初,泰伯智库发布了《2020年十大科技趋势》,从产业政策导向、资本方向、技术路线等维度对202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作出预判。经过一年的发展实践,我们见证了泰伯智库在商业航天、数字经济、智慧城市、5G等领域的预判已经发生或正在成为现实。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新冠疫情催化和政策引导下,科学技术创新还将以其基础性、先导性和强渗透性特点,持续融入人们的生活,深刻变革生产方式,甚至加快重塑国际国内竞争格局。

泰伯智库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对2021年科技发展趋势作出预判,并总结出以数字经济、卫星互联网、量子科技等为代表的十大重点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新冠疫情加剧传统产业K型复苏

2020年,新冠疫情倒逼生产生活由线下转移至线上,互联网向产业领域进一步延伸和渗透,凭借位置独立性、实时在线、可定位的优点,在疫情期间支撑了多个行业逆势增长。

2021年将是传统产业呈K型复苏的元年:一部分企业迅速从疫情的经济影响中恢复过来,即K的上升趋势,而另一部分企业则会陷入经济困境,即K的下降趋势。

能否快速应用产业互联网是传统产业发展分化的决定性因素,能够迅速应用产业互联网的企业将占据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惯性红利,走向新的上升通道,无法快速应用产业互联网的企业会深陷发展困境,长期持续下行。

趋势二:卡脖子技术将持续成为热门投资领域

受美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的影响,以华为为代表的受限中国企业和机构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它们在寻求去美化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在急切期盼国产化供应链的成长和成熟。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背景下,以半导体为代表的卡脖子技术,以及信创和国产化替代等将持续成为2021年的热门投资领域。可以预见的是,全国各地的十四五规划,都将不约而同地在卡脖子技术攻关上布以重兵。

趋势三:城市间数字经济竞争加速,中西部突破胡焕庸线

作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2021年城市间的经济竞争将全面升级为数字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竞争,一方面,科技大公司仍然是数字经济落地的重要助力,城市间对巨头的争夺和培育更加白热化,另一方面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也将更趋本质——数字回归生产要素属性,深度融合本地产业链,与本地实体经济禀赋紧密结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扩大新消费,通过更精准、更因地制宜的数字经济要素落地保障城市在新一轮竞争中突围。

2021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两大历史性任务有效衔接的史机遇期,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渗透率将进入提速期,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联网率将显著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将进一步链接起产业上中下游,产生巨大溢出效应,推动技术、资本、产品、服务等资源突破胡焕庸线,在中西部地区落地,消弭区域发展“数字鸿沟”。

趋势四:卫星互联网产业下游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十三五”期间,各地方依托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在卫星互联网产业领域开始积极布局。由于前瞻布局,技术门槛高等行业特征,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中上游的区域发展集中度不断增强,一纵一横”(一纵:吉林、北京、长沙、海南;一横:成都、重庆、西安、上海)的产业走廊格局将在2021年基本成形。

卫星互联网产业总体仍然将呈增长趋势,由于卫星制造、发射和运营成本不断降低,产业链上中游比重将持续降低。与此同时,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等建设需求不断增大,产业链下游卫星服务和应用的产值比重将不断走高,有望成为卫星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卫星服务和应用厂商将成大资金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必争之地。

趋势五:下一代交互方式孕育,新型计算平台显现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手段不断应用,以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为代表的下一代交互方式将逐渐孕育成型,从培训、仿真模拟拓展到日常生活中,进入触摸、手势、语音、眼动追踪等多交互并存的阶段。

交互方式的进步必然伴随硬件的革新,当前最突出的领域就是智能汽车。随着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各类产品涌现,智能座舱作为直接与人交互空间,将有效承载交互方式变革,集成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芯片等技术的最新成果,逐渐成为可以与手机相媲美的新型消费级计算平台。

趋势六:量子科技成为地方产业布局新关键词

量子科技作为未来产业,具有原创科技引领、生态属性较强、挑战现有规制和爆发式增长的特征。为实现真正引领未来的产业竞争,我们预测2021年各地政府将围绕量子科技,通过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产学研协同体系建设等途径,全方位加大对量子科技的投入力度。以量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将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新关键词。

趋势七:北斗开启全球化时代,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北斗+”和“+北斗”不断深入推进,北斗与物联网、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日益融合,成为新基建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北斗去年完成全球组网后,具有整体性、开放性、竞合性和丰富性的北斗应用产业生态业已初步形成,北斗产业化和国际化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北斗应用的边界将只受限于想象力的边界。2021年,北斗应用领域仍将不断拓宽,以北斗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北斗在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立体交通建设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将催生产业新的增长点。

趋势八:自动驾驶高精地图开启量产博弈

随着技术融合,高精地图朝着拥有亚米级精度,具备独特环境感知和云计算能力,深度融合城市、自然资源等多源实时动态数据的方向不断纵深发展。

2021年,L3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批量落地,高精地图技术在无人驾驶位置感知、路径规划等方面的应用也将愈发广泛。抢滩高级别自动驾驶高精地图的规模化量产,将是各家图商逐鹿市场的决胜因素,高精地图数据的创建、使用、更新与分享或会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产业发展将进入量产化博弈新阶段。

趋势九:数据三维可视化迎来井喷式发展期

2021年,随着政府主导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数字文物保护、工业互联网等项目的加速实施,正在刺激实景三维和数字孪生为代表的数据三维可视化技术迎来一轮井喷式发展。

当前三维数据采集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臻完善,数据实时采集、处理效率,数据应用能力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21年随着各类项目逐渐纵深发展进入落地实施阶段,以及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三维可视化的应用和服务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甚至有望突破前期行业应用中存在的诸多瓶颈。

趋势十:智慧城市建设亟待安全能力重构升级

后疫情时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智慧城市进一步融合,智慧城市发展从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进入到以数据运营管理为核心的新阶段,以网络和数据安全为代表的能力重构升级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

当前智慧城市发展在基础设施标准、对外开放程度、自主可控方面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智慧城市建设也向网络和数据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倒逼安全体系重构,与此同时,区块链等技术“脱虚向实”或将加速产业落地,进一步提升安全响应能力。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相关阅读
云从上市,流血未止
国双科技发布中期战略,合同订单将超10亿
防御派海康、革新派旷视、后来者华为,对阵智能安防
联想中国去年财年前三财季3S业务收入占比超1/4,刘军称将以科技赋能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