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值榜 连禾
编辑|赵元
8月7日晚间,阿里巴巴女员工被男性商家及上司侵害、内部维权被无视一事引爆全网,迅速登上微博与知乎热榜。
据当事女员工描述,7月27日,她被领导曲一(王成文)强令赴济南出差,在与商家的一场饭局上,她被轮番劝酒致无意识,遭到商家及上司曲一猥亵乃至侵害。
随后,她在阿里内部多次寻求处理,但相关上层领导敷衍了事、不作为。当事女员工表示,向上申诉通道无效后,她选择在公司内部群将此事曝光,但消息很快被强制撤回,其本人也被移除群聊。其打印了宣传横幅在某饭堂进行现场曝光时,又被多名保安轮番恐吓。
受害女员工的不幸遭遇背后,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正在遭受着外界猛烈的抨击,公众一方面质疑,一家员工数超过25万的明星企业,为何还要通过牺牲下层女员工推进项目进度;一方面又为相关涉事高层,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迟钝甚至不作为而愤怒。
马云希望阿里巴巴最终成为一家活到102岁的伟大企业,在过去,支撑着阿里这个大机器高速运转的正是其曾引以为傲的价值观: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此时此刻,非我莫属;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但近些年,从蒋凡的桃色新闻到如今女员工被侵犯,一系列恶性事件把阿里的价值观架在了火堆之上。阿里引以为傲的价值观,为什么逐渐失灵了?
01、低阶员工可以被牺牲?
从阿里当事女员工的表述来看,其所控诉的关键点在于:公司表现出来的推诿、慢响应甚至不响应。
在受害女员工的发文里,事件发生后,她曾相继找到曲一的直属领导,淘鲜达LKA负责人阿甘(甘启梁)、淘鲜达BU负责人九戎、悦尔HRG、同城BG负责人老鼎、HRG丁冬等上层领导反映情况,但均被敷衍、无视、拖延。
上层领导在群聊里“已读”但不回复、阿甘表示“不喝酒业务谈不下来”、丁冬说“开除不了曲一,这个事情他们处理不了”,一步一步将涉事女员工逼到自己维权呐喊的境地。
但阿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是如何解决这件事,而是如何封锁消息。受害人发文称,她在公司内部群里发的曝光消息,被强制撤回,随后被移除群聊;她打印了宣传横幅带着喇叭,在8号楼1楼饭堂进行现场曝光,但很快被保安干扰。
“抢走了我的东西,并且推推搡搡的,还扬言要报警让警察把我抓走。十来个身强力壮的大男人围着我一个小女生,轮番恐吓。”女生如此说道。
甚至昨日晚间,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讨论最多的,除了事件本身,还有关于阿里巴巴“撤热搜”的质疑。
实际上,阿里内部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此事,但整整两周过去,受害者仍未得到答复。随着舆论发酵,事态已经完全不在阿里掌控范围。
今天,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CEO张勇才站出来表示,他对此次事件感到震惊、气愤、羞愧,“国家有法律,公司有规矩,请调查组一方面全力配合警方调查案件,另一方面在公司内部尽快把这件事情和处理的全过程调查清楚。”
阿里过去曾多次因内部问题引发外界对其价值观的讨论,但在处理态度及响应速度上却有所不同。
2016年,阿里内部展开的“中秋抢月饼”活动中,四名程序员编写脚本代码多刷了124盒月饼。最终根据内部决定,为维护企业文化,四名涉事员工被开除;
阿里巴巴在这起事件中的处理速度有多快?下午2时开放活动,当日晚间,四名舞弊员工便被劝退。此事当时被议论是否“小题大做”,但高层处理果决,显示出对价值观的极度恪守与维护,示以外界以正面印象。
去年4月17日,蒋凡因桃色新闻陷入舆论危机,阿里集团廉政部为此成立了特别调查组,在其后来的通报中,认定蒋凡与如涵电商、张大奕所有淘宝、天猫店铺的经营活动无利益输送行为。
但阿里对蒋凡的处罚被外界认为不痛不痒:取消其阿里合伙人身份、记过、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取消上一财年所有奖励。
低阶员工因抢月饼迅速被重罚、低阶员工被中层侵害两周公司内部不在乎、不作为,而高层深陷桃色新闻却仅仅是“罚酒三杯”。
难道阿里在价值观面前:低阶员工可牺牲,高阶员工可纵容?
02、捷径内卷冲击价值观
在受害者的文章中,除了控诉上级强奸之外,同样让人无比意外的是,曲一乃至他的领导阿甘默许甚至纵容以性贿赂的方式和一些商户谈业务。
受害女员工称,事后职级P8的阿甘在与她沟通时曾称,(此次事件)都是业务性质的问题,经常要出差,他早就知道要出问题,为此还有意识只招男生不招女生。最后其反问受害女生,“你觉得不喝酒,济南华联和一些北方的商户,以后的业务能谈下来吗?”
这句话点破了长久以来存在于商业环境中的潜规则。而这种潜规则也在内卷,本来也就是吃个饭、喝个酒,慢慢上升到KTV唱歌、开房性贿赂。
对于别的公司来说,可能不接受潜规则,是真的无法谈成合作。但是店大如阿里,还要采取这种不体面的手段拿订单,是因为不这样做就谈不下来业务吗?
受害者和曲一所在的淘鲜达,隶属于阿里巴巴同城零售事业群。淘鲜达以手机淘宝作为线上入口,为入驻的超市、零售连锁店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产品解决方案。消费者可以在网上下单,从周围3—5公里的超市购入货物,可以选择1小时到家或者自提服务。
也就是说,线下的商家通过入驻淘鲜达多了一个线上销售的渠道,比自建网上销售系统在获取流量方面更有优势。
这样的合作不采取潜规则,就没有谈的空间吗,就推进不下去吗?不是,只是因为更容易谈而已。
对于阿里来说,这种非市场化的手段不是必须接受,而是一种捷径。
捷径意味着这么?意味着效率。意味着承接业务的人不需要在业务层面做到更精细、服务方面更完善,意味着相同的时间段里,整个业务部能有更高的产出,负责的人能获得更高的金钱及公司地位方面的回报。
现在的阿里也的确需要这种效率。
8月3日,阿里巴巴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财年Q1(即2021年4月—6月),阿里的营业收入为2057.4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同比增长33.81%,这一增速几乎与上一财年同期持平,但现在的增速是将高鑫零售并表后得到的。
更焦虑的是,阿里的基本盘淘宝用户已经见顶,后续增长乏力。2021年6月,阿里的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9.39亿,单季净增加1400万,全国人口14亿人,国民级APP微信的月活是12亿,9亿多的月活已经越来越逼近天花板。
把时间拉长来看,阿里零售市场的年度活跃用户的增长已经在2%上下浮动,再往上涨太难了。
为了获客和增加用户粘性,阿里付出了极高的代价。Q1,销售和市场费用几乎翻倍,除去股权激励带来的部分,达到了262.23亿元。
显而易见的是,淘系业务已经陷入增长瓶颈。
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曾提到,当一家企业发展入进瓶颈期时,可能会因为追求一个不符合这个业务该有的利益而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此时,用新业务的增长来满足员工、满足资本的增长需求,可以避免老业务陷入戴维斯双杀以及用户口碑恶化的境地。
现在阿里面临的是,在淘系业务之外,包括云计算、新零售、菜鸟物流业务虽然向好,但还很难挑起大梁。Q1,阿里归母净利润也下滑了5.19%。
这正是公司价值观最容易扭曲的时候。这次事件可以看出,在效率和价值观之间,阿里选择了前者。
一次次丑闻事件,在不断打破了外界对这家电商巨头的过往印象,在这背后,业务增长与价值观如何平衡?或许才是阿里巴巴最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