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在其提案中建议,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合理延长政策优惠期等政策,加大救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特殊困难行业与企业。要完善企业破产制度,统一破产重整申请的审查标准,帮助和指导危困企业在债务重组、引进战投、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实现突破,为市场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此外,傅军还建议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建议重视解决停车难问题。
多方面助力特殊困难行业与企业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交通客运、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与企业遭受重创。
1月发布的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中,国航、东航、南航均排在了预亏前十位。据不完全统计,30家A股上市旅企(含旅行社、酒店)中,2021年业绩预亏企业15家,同比2019年增加了11家。2021年全国酒店业资产回报率预计跌破4%,大量酒店入不敷出、资不抵债。2020年至今,全国约有1.1万家旅行社歇业。
连续两年的疫情反复影响,让服务行业和企业抗冲击能力持续走弱,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恢复、积极扩大内需,推动“六稳六保”工作落地见效,傅军建议国家加大救助受疫情严重影响的特殊困难行业与企业。
他建议把特殊困难行业与企业的纾困和发展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来,加快制定并落实疫中持续应对、疫后刺激复苏的系统性纾困政策和恢复发展的战略性措施,统筹推进特殊困难行业与企业的纾困解难、创新发展和复苏振兴工作。
他建议恢复、延续和优化2020年首轮疫情冲击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系列纾困政策,各级财政与税务部门等要加大对房土两税等各类税收以及社保费用的减免和缓缴支持力度,合理延长政策优惠期,扶持特殊困难行业与企业渡过难关。
此外,他还建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再融资与并购重组;适当下调贷款利率,鼓励现有银行借款降息、展期,不盲目抽贷、断贷和压贷等,为特殊困难行业与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营造有利于特殊困难行业与企业恢复发展的市场环境。
加强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
受旷日持久的新冠疫情影响,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及时偿还贷款,被银行及金融机构采取民事诉讼、强制执行手段挤兑和踩踏,陷入债务危机。
傅军认为,在现行法律及政策下,唯有进入破产法律程序,通过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制度,才能实现中止诉讼执行,重组债务,盘活企业资产。因此,在经济下行、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特别是受疫情影响的民营企业,通过破产法律程序实施“保护”和“救助”的需求与日俱增。
不过,现有的破产审判机构及队伍已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申请破产保护和救助的法律需求,普遍存在案多人少、受理难的突出问题。
为此傅军建议:进一步加强专业化破产审判机构和审判队伍建设,各省会城市及大城市继续设立高度专业化的破产法庭,充实破产审判队伍力量;完善企业破产制度,统一破产重整申请的审查标准,对于确实具备重整价值和挽救可能的困难企业,做到应收尽收,及时受理其破产重整申请;建立常态化的府院协调联动机制,破产法庭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帮助和指导危困企业在债务重组、引进战投、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实现突破,为市场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持续推进加深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傅军认为,民营企业数量多、分布广且具有较强的市场敏锐性和经营灵活性,特别是有相当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家来自乡村、熟悉乡村、了解乡村,这让民营企业在深度融合乡村环境、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其需要充分发挥好广大民营企业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更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并为民营企业长期充分地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为此,傅军建议,在巩固拓展“万企帮万村”行动成果的基础上接续开展好“万企兴万村”行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广大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建议各级工商联要指导各地深度挖掘当地乡村具有特色的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并建立统一、开放、便捷的资源要素与产业项目对接信息平台。
他建议完善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功能和产品,推动金融科技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同时建立动态评估和宣传推广机制,让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有一个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入的过程。
三方面解决“停车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较快,到2021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95亿辆,其中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02亿辆。
相对于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我国大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按照发达国家经验,合理的停车位比例应在1:1.3—1:1.4之间,而我国的停车位比例在1:0.5-1:0.8之间且有持续下降趋势。从总量看车位缺口巨大。
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傅军建议,首先,全力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增加泊位供给。各级政府将公共停车场建设列入民生工程,从人民群众的停车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增加停车泊位。
其次,大力发展立体化停车产业。停车必须改变传统的平面停放模式,上天入地,变平方为立方,向空间发展。
再次,强化执法管理,规范停车秩序。在做好车位划设、宣传引导的同时,城市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巡查管控,按照网格化分工,规范停车秩序,确保机动车各归其位、有序停放、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