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旗帜财经 凌凌柒
编辑 | 沐玲
令人匪夷所思,街边一碗不起眼的麻辣烫,竟然能跑出一个IPO?
10月24日,杨国福招股书获批,准备冲刺IPO。杨国福将发行不超过3.9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每股面值人民币0.1元,完成本次发行后,杨国福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这个崛起于东北的四川麻辣烫改良版、曾经拒绝所有风投融资的街边小店,单凭一碗麻辣烫就能叩响港交所的大门?杨国福最终能够凯旋而归还是会惨淡收场?
1、麻辣烫网红
上一次杨国福麻辣烫成为网红冲上热搜,还是在2020年。
事情是这样的。模特张亮发布了一条微博,微博内容无关紧要,但是有位粉丝的评论画风神奇走歪:希望你专心管好自己的饭店,你家的麻辣烫太low了,加麻酱都要钱,而且菜品还比别家的贵,真是黑心商家。
结果,张亮本人正面直怼:去吃杨国福啊…
于是,杨国福躺赢了,并顺势趁机做了一波营销,称要邀请张亮做代言人。操心的吃瓜群众把广告词都帮着想好了:杨国福麻辣烫,张亮吃了都说好。
当然,张亮麻辣烫与模特张亮并无半毛钱关系,但是,张亮麻辣烫的老板张亮却与杨国福有着关系。在采访中,张亮曾经透露:杨国福是他“姑家的表姐夫”,两人是平辈,张亮决定开麻辣烫也是因为杨国福的麻辣烫事业风生水起。
而杨国福麻辣烫也是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崛起的故事。
杨国福这位地道的东北老铁,家境贫寒,15岁辍学,却对做生意情有独钟。2000年,杨国福与妻子在路边摆摊,卖大虾粥和小菜,一干就是3年。
转机出现在2003年。杨国福发现,哈尔滨路边摊生意最好的是一家四川麻辣烫店,经常有人排队来吃。他跟着妻子去尝了下,确实好吃。但是,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四川麻辣烫对东北人的胃来说还是太辣了。
于是,杨国福灵机一动,能不能做一碗不辣的麻辣烫?
不辣的麻辣烫?您听听,杨国福这是直接将麻辣烫改成“麻烫”了。
不过,谁也没想到,这个大胆的想法也就成了他未来风生水起的事业。
他开始改良汤底,做出独具特色、更能符合大众口味的底料,做出可以喝汤的麻辣烫。
为此,杨国福租了一间地下室亲自研制汤底。最初学习同行买回香辛料放锅里炒,尝试过用豆瓣酱研制底料,但是效果都不理想。经历几番折腾,最终,杨国福用骨头熬制的高汤做底料,加入数十种香料,再浇入牛奶和冰糖一起煮,独特的配方深得用户芳心,一售卖立马爆火。
杨国福对此非常自豪:“可以喝汤的麻辣烫,是从我们这儿开始的。”
2003年,在哈尔滨永和街,杨国福麻辣烫的雏形——杨记麻辣烫的第一家门店终于正式开业。
由于房租、食材、人工成本都很便宜,于是很多亲戚朋友纷纷加盟。在哈尔滨周围杨记麻辣烫店已经短时间开到了几十家,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慢慢地就形成了后来杨国福的加盟商形式。
几年时间里,几乎每年都有将近300家加盟商加入。直到2007年,“杨记麻辣烫”正式更名为“杨国福麻辣烫”。到2012年,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店已经达到了800家。这一年,杨国福麻辣烫将总部搬到了市场更加广阔且高端的上海。
据腾讯新闻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杨国福麻辣烫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5412家,直接超过麦当劳、星巴克在中国的线下门店数量,甚至直接追赶肯德基。杨国福的麻辣烫商业帝国的已经初步形成。
杨国福曾说,他从不认为街边摆摊是低人一等的活儿,“人一定要看得起自己。”所以,不管做任何工作,他都干劲十足!也许,正是这种朴素的想法成为杨国福在困难时也坚持不懈的动力,也成就了杨国福从街边小店走上港交所的传奇。
2、麻辣烫界的“雪王”,靠加盟年入11亿
有人戏称:“杨国福不做麻辣烫,它只是鱼丸蟹棒的搬运工”。
不过,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蜜雪冰城“雪王”也有个外号——“披着奶茶店外衣的罐头厂”。
这两家公司还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着草根逆袭的背景,算盘都打在了加盟商和原材料的供应链上。
与“雪王”如出一辙,杨国福的近6000家门店中直营店也只有3家,其他全是加盟店。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杨国福门店总数5783家,其中,5759家加盟店贡献了超过九成的收入,可见供应链和加盟费已经成为了杨国福商业模式的核心。
杨国福麻辣烫加盟商,除了新鲜的食材可以自行就近采购外,其他锅底类、主食类、肉制品、菌菇类、豆制品类、海产类、竹笋类、海鲜类、速冻成品/半成品,油炸物等以及各类调味制品均由杨国福提供。而且杨国福既自产自销,也转售从第三方采购的货品,俗称“赚个差价”。
这种模式不仅避免了长期困扰餐饮行业“房租高,食材成本高,人工成本高”的三高难题,而且开的店越多,越能向上游供应商压价,从而赚取更多价差。
即使在2020年上半年国内零售、餐饮等行业均受疫情重创的情况下,杨国福所受影响依然有限,在疫情稳定后,杨国福随即迎来暴涨。
根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杨国福营收分别为11.82亿元、11.14亿元和11.63亿元,向加盟商销售货品收入分别为9.77亿元、10.00亿元、10.58亿元,占比分别为82.7%、89.8%、90.9%;同期杨国福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69亿元和2.02亿元,其中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63和114.9%。
作为加盟制餐饮企业,杨国福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核心,也在积极自建工厂,进一步降低链路成本,提升利润空间。从2010年开始,杨国福在哈尔滨、上海等地建立起10个常温食材物流基地及23个冻品食材物流基地。
2018年,杨国福斥资4亿元自建研发工厂,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便是生产杨国福麻辣烫门店所需的麻辣烫底料、调味料以及自热火锅等零售产品。
后疫情时代,杨国福基本无视了餐饮行业的寒冬,仍在疯狂扩张。2019年新开993家,2020年新开1475家,2021年前九个月新开970家新餐厅。
根据杨国福的畅想,未来三年内,杨国福麻辣烫每年将以一千家门店的速度进行扩张,如果顺利,也意味着两年后杨国福麻辣烫会成为一家拥有近9000家餐厅的巨型企业。
3、餐饮界激战正酣,谁会成为王者?
其实在过去的两年里,国内餐饮行业迎来了投融资的历史高峰。
据窄门餐眼统计,2021年,餐饮行业发生可供观测的投融资事件近400起,披露的融资总金额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另有近百起投融资事件未公开融资金额。
在未来的两三年时间里,随着基金的到期,VC/PE寻求退出的迫切性也将愈演愈烈,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快餐品牌冲击上市。截至目前,包括老娘舅、乡村基、老乡鸡等多家中式快餐企业均已开启上市之路。
2021年10月14日,长三角餐饮品牌老娘舅计划在A股IPO;2022年1月25日,川渝起家的乡村基向港交所提交上市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这也是乡村基的第二次上市之旅;2022年5月19日,从安徽走出来的老乡鸡预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中式快餐第一股”的争夺战愈发激烈。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杨国福也在不断寻找着第二增长曲线。2021年1月,杨国福推出了第一款零售食品——麻辣烫自热锅,并相继推出了包括麻辣烫自热锅、多人份自热大火锅及火锅汤底料在内的16个品类,但目前在总收入中占比仍为个位数,可以说第二增长曲线乏力。
同时,杨国福曾提到,希望能让消费者吃到麻辣烫也能有种荣耀的感觉,可见,杨国福也在寻求走高端路线。从麻辣烫的客单价看,一线城市大约在30元以上,价格等同于一杯咖啡,但是,有人朋友圈晒星巴克,却没人晒杨国福。
对于品牌来说,走高端路线的好处显而易见,既可以甩掉麻辣烫低端、不卫生、不标准的标签,打造品牌认知度,还可以方便涨价,进而提高品牌溢价。但是,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守住食品安全底线,才是杨国福品牌长久发展的根本。
杨国福早在2018年就曾陷入过食品安全风波:广州一家杨国福麻辣烫店的员工,双脚架在案台上切肉,食材多次碰到脚趾头,地上也散落着食物残渣。工作人员回应称:他是临时工,没办法。
管理不到位几乎可算是加盟模式的原罪,总部的“家教”很难传达到每个小店里,如果没有一套设计科学、流程合理、效果运转的、标准化的、可以复制的开店支持系统和规范,杨国福的优势很可能会成为未来最大的“雷区”。
以品牌作为背书,实为生鲜超市的杨国福,融资上市的这条路会走的顺畅吗?在激烈的竞争中,杨国福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