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内176位基金经理离职,“顶流”丘栋荣也要被时代抛弃了吗?

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若要在当下环境突围,不仅需要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水平,还需要储备更多优质人才。

传闻已久的丘栋荣离任,终于定了!

7月21日,中庚基金宣布,丘栋荣因个人原因,自2024年7月19日起卸任中庚价值领航等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同时不再担任中庚基金副总经理等职务。

早在5月,就有消息传出丘栋荣可能离任。彼时,中庚基金开始了增聘基金经理的动作,丘栋荣不再独立管理。

“顶流”惨遭滑铁卢

公开资料显示,丘栋荣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工工程与工艺系,曾担任过宏发电声工程师,做过大闽食品的销售经理和群益国际消费品行业研究员。

2010年,丘栋荣加入汇丰晋信基金。2014年9月和11月,先后成为汇丰晋信大盘股票A、汇丰晋信双核策略混合A的基金经理。

截至2018年4月末离任,两只基金期间获得了2倍和1.11倍的收益率,复合收益率分别达35%和24%,在同类排名中位列第1和第36。

就任中庚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后,丘栋荣先后成立5只基金。截至7月19日,丘栋荣管理的5只产品年内收益率均告负。

从长期业绩来看,截至7月19日,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中庚小盘价值股票、中庚价值灵动灵活配置混合、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混合、中庚港股通价值股票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分别为115.61%、100.75%、90.75%、39.76%、-15.50%。

“一众‘顶流’今年纷纷惨遭滑铁卢,在管基金亏损严重。在基民心中,买基金亏点钱不是大问题,最可恶的是别的基金都在暴涨,而你却没怎么涨。这给予丘栋荣很大的压力。”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丘栋荣的出走。

公开资料显示,中庚基金成立于2015年,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公募管理规模为189.72亿元,在管基金均为权益类基金,合计产品数量共6只。离职前,丘栋荣在管产品规模高达147.08亿元,占公司管理资金总规模的77.52%。可以说,丘栋荣的能力决定了中庚基金的未来。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这两年业绩表现一般,丘栋荣的管理规模也不断缩水。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丘栋荣的在管基金总规模为147.08亿元,与一季度末的198.54亿元相比,再度缩水51.46亿元。

公告内容显示,丘栋荣离职后,刘晟、陈涛、吴承根和孙潇四位基金经理将接管丘栋荣原来管理的5只产品。

7月21日,丘栋荣在个人朋友圈中表示,“过去6年共同经历了曲折成长历程,基于不确定性定价的价值投资策略体系也经历了不断的挑战和持续进化。面对不确定的市场,我们也在不断地勇敢前行,持续挑战新的超额收益来源。在营销与客户服务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投资者的真实回报’为根本出发点,通过逆势营销与高位严格限购等方式,希望改善持有人回报与降低投资风险。”

基金经理离职潮

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半年内已有176位基金经理选择离任,既有管理规模超万亿元的头部公募管理机构,也有管理规模小于百亿元的小微型公募。其中,不乏颇有影响力的公募“老将”。

4月3日,以一己之力撑起圆信永丰的副总经理范妍官宣离职。6月4日,建信基金任职17年的老将姜锋匆忙离职,丢下以自己名字命名、成立尚未满一年的建信锋睿优选基金;6月18日,中邮基金曾经的王牌基金经理国晓雯因“个人原因”正式官宣离职。

从任职时间来看,姜锋早在2007年就加入建信基金,截至其离职长达17年,担任基金经理年限接近13年;范妍更是元老级人物,2014年加入圆信永丰基金,累计任职时间超8年。

进入7月,绩优基金经理们的离职动作愈发密集。仅在7月12日,就有7位基金经理宣布离职。

业内普遍认为,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几类:公司激励不足、业绩压力大、考核不达标、投研氛围不适应、出现违法违规、个人其他原因等。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基金经理增聘、卸任、离职公告仍将较为频繁。

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22日,全市场基金人数为3801人。代表类型看,偏股型基金经理有1554位;从业时长看,1—3年投资年限的基金经理有1024位,10年以上投资年限的基金经理423位;管理规模看,小于5亿的有1136位;500亿元以上的基金经理160位。

每一次人员的大规模变化,都是行业自我探索、自我调整、自我革新的信号。目前,降费改革正不断深入,基金公司不得不面对规模和管理费率的双重打击。一些基金公司2023年的年终奖至今悬而未发,一些基金公司已经陷入大规模裁员、欠薪风波中。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若要在当下环境突围,不仅需要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水平,还需要储备更多优质人才。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