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消金界
编者按
当下,消费金融市场的监管日趋严格,行业增速逐渐放缓。甚至表现出不良增长与净利下滑迹象。刚刚出炉的半年报,多家消金公司的净利润和贷款余额甚至出现明显下降。
消费金融行业还是一条好的赛道吗?未来行业的创新和增长点在哪?人才流动是一个行业的“晴雨表”。我们从一位消金赛道猎头李想的视角中,来一探究竟。
近两年,在市场环境和经营压力双重变化之下,金融行业面临持续收缩,不少头部券商、银行身陷“降薪”传闻。消费金融行业作为金融服务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难以独善其身。
从业绩上看,截至2024年上半年,除了几家后起之秀,不同消金公司的业绩都出现不同规模的缩减,有的净利润腰斩,有的下降幅度甚至高达80%。
再看已披露业绩的7家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尽管营收同比还在正增长,但是净利润同比下滑明显。多家机构表示,二季度回款情况有一定好转,比如奇富科技披露的,第二季度30天回收率约为86.3%,但谁又能保证,年底资产质量不会再次转变?
这种现状,反应在招聘市场上,就是大家对于职位的选择更加谨慎。
比如,一家出海机构想要招聘新岗位,发出了5、6个offfer,但是最终入职的,只有一个人选。虽说出海是大热门,但大家不敢轻易动。
尽管如此,现实又是不能躺平的。比如,某位看上去很稳的消金大咖,其实正在私下里悄悄观望机会。
卷不动又躺不平,这大概是对当下消金职场人最贴切的描述。
1、对应届生要求提高
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消费金融金融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8.06%,服务客户总人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6.62%,这一增速跑赢了绝大多数赛道。
直到现在,消金依然是一块香饽饽,吸引着众多人蜂拥而至。自己经营的小红书,不定期分享招聘心得,前来咨询的人,大多是985本硕、数学专业的年轻人。
不过,与前两年相比,现在市场上投简历的人明显变多了,与此同时,企业的需求提高了不少。
拿一些互金平台来说,以前只要有相关从业经验就行,但是现在不行了。以风控为例,最基本的条件需要是,至少一本的本科学历、有过大平台的工作经验。
应届生的岗位需求更是明显下降。在薪酬上,虽然整体上变化不大,但是年终奖系数多有调整,目前市场上,持牌消金的起薪约为20万元左右。
比如,中邮消金在2024届校招中注明,其薪酬结构包括基本工资、补贴和年终奖金,月薪约1.1万元,年终奖5个月(占比较大,取决于个人考核绩效),转正后总包薪资18-20万元。
而在其公布的2024届校园招聘录用人员名单中(中邮消金官网公布了“2024届校园招聘录用人员名单”,但很快又将该信息删除),除了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顶级高校,甚至不乏伦敦大学学院等在的QS世界大学排名靠前的海外院校。
互金平台的薪资虽说更高一些,但今年对应届生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此前一个双 985的应届生,起薪一般30万年包;但是今年,除非是应聘者学校很牛、写代码能力很强,才能给到这个数字。
2、跳槽风险增大
此前,互金平台的高管动辄拿到近千万年薪,也一度流传着某大佬跳槽某互金平台“年薪2000万”的传说,但是今年,能给出天价薪酬的老板已经越来越少。
当然,也有老板爱惜人才,不惜重金将有能力的大将收入囊中。对这些职业经理人来说,更多是拿自己的未来做一场对赌,他们赌的是这家公司的运势,一旦赢了,便可财富自由,提前退休。
与高薪跳槽相比,人们见的更多的,还是一些跳槽失败的案例。
比如,被大家熟知的邮惠万家银行,虽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但是仅仅开业一年多时间,就传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管理层也接连出走,其原首席风险官在今年初被任命为某家消金公司的副总经理和首席风险官。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肩头都是一座大山,对于更多普通员工来说,面临的是“旧的回不去,新的不好找”的现状。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曾服务的一个中部互金平台,虽然为其成功推荐了多个候选人,但是入职没多久,就面临内部业务机构调整,候选人也批量离职。在猎头行业,通常按照六四成或七三成支付猎头费用,剩余部分需要过了保证期支付。人事动荡与业务调整,这次的服务尾款最终也打了水漂。
3、未来机会在哪里?
招聘市场现状可谓反映整个行业的“晴雨表”。当下,消费金融行业监管政策频出,行业的未来在哪里?这是与每一个消金职场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
对于一些城商行来说,去年以来,逐渐把重心放在了新成立的消金子公司。宁银、杭银、苏银消金等后起之秀,目前依然有大量的招聘需求。
以宁波银行为例,根据中报披露,归母净利润136.49亿,同比增速5.42%,其中净利息收入231.54亿,同比增长14.75%,上半年该行净息差1.87%,2023年同期1.93%,仅下滑6bps。消费金融贡献了增长。
其次,目前关于助贷的监管愈发严格,线上流量逐渐枯竭,而银行对于优质零售客户的争抢愈发明显,甚至不少银行放弃了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战略,信贷资源向中低风险客户倾斜。但是如何保住余额,保住净息差,是银行机构面临的问题。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机构发力TO B业务,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线上或者线下获客、输出金融科技风控。目前已经有助贷机构和城商行合作的成功案例,今年应该就能看到哪家平台“卷”出来了。
最后,相较于国内市场,国外市场的增长显然更为亮眼。目前市场上一些出海的互金公司,平均薪资涨幅达30%。
比如,信也科技的项目做一个成一个,已成为新业务风向标。二季报显示,二季度其海外业务余额13.6亿元,同比增长27.3%。该业务走出来了,为行业出海打出了一个样板。未来消金的职场规划,应该放开眼界,将出海机会考虑在内。
头部机构因产品便利度、品牌知名度、金融科技实力等优势,受到银行、用户与机构的认可,在行业站稳脚跟,成长为市场的主力军。而在这一轮的巨变中,谁会后来者居上,谁又会在出海的大潮中闯出一片天?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或许巨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