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加速入场,短剧市场迎来新变

“微短剧+综艺”的模式是内娱头一回

文|眸娱

微短剧也能上电视台播出了?

东方卫视打造的国内首档短剧IP孵化真人秀《开播!短剧季》宣布将于10月13日开播,以综艺形式来探索短剧创制新模式,最终实现综艺与微短剧同步播出。“微短剧+综艺”的模式确实是内娱头一回,节目主要分为两条主线任务:

一是对经典影视IP进行微短剧二创,节目集结了《杜拉拉升职记》《少年包青天》《聊斋》等六大IP,通过对热门优质长剧IP的短剧化,来实现IP价值的最大化。

二是围绕短剧项目孵化的全流程来探索新的制作模式,邀请了欧阳娣娣、林墨、徐菲、陈宥维等新人演员,以及代高政、许梦圆、李沐宸、徐艺真等多位当红短剧演员,通过在节目中完成微短剧演员选角、项目创投、IP展演等流程,实现综艺与微短剧的同步制作与播出。

这一融合了微短剧与综艺的全新节目形态,不仅是东方卫视在火热的短剧市场的一次全新尝试,上星电视台的正式下场也意味着微短剧又朝着“正规军”更进一步。

以《开播!短剧季》为代表,微短剧行业的精品化与规范化,已经不仅局限在内容制作领域传统影视公司的入局,更拓宽到传播渠道方面,通过传统电视媒体覆盖到更大范围的用户,微短剧行业逐渐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短剧行业的两大新变

简单来说,《开播!短剧季》就是将微短剧项目孵化的流程搬到了电视综艺上。

以前观众是直接看微短剧成品,而《开播!短剧季》则是将短剧项目创投、选角、展演等短剧创制的全过程展示出来,依托于短剧拍摄周期短、场景单一、故事线单薄等特征,在短期内实现综艺内容与短剧内容的同步制作与播出。

这种“剧综融合”的新颖模式是对短剧创制方式的一次全新探索,一方面通过综艺节目赛制的强竞争性来进一步催生短剧创作力,另一方面在制作阶段的公开评判使剧目能够及时得到市场反馈,实现微短剧内容质量和市场满意度的双双提升,本质上还是延续了微短剧行业精品化与规范化的发展路径。

在微短剧内容制作朝着精品化和规范化发展的同时,《开播!短剧季》也反映出了当下短剧行业的两大变化。

一是影视IP的短剧化改编成为新风口,争夺经典IP或将成为短剧行业下半场的主要发力点。

《开播!短剧季》集结了六大经典影视剧IP,节目主线就是对经典IP进行二次改编创作,由二十余位演员展开对这些经典IP的角逐,实现对经典影视IP的短剧化开发。

事实上,进入2024年,由热门经典影视IP改编的短剧就已经屡见不鲜,比如《去有风的地方》衍生短剧《我的归途有风》、《唐朝诡事录》衍生短剧《大唐来的苏无名》、《新闻女王》衍生短剧《热点女王》等均收获了较高的播放量和市场关注度。

这类短剧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颠覆观众过往的认知,相比于小成本、低质量、制作简陋的网络微短剧,影视IP改编短剧在内容质量、演员阵容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而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影视IP改编短剧本质上是传统影视公司进军短剧行业的切口。

短剧成为行业新风口之时,传统影视大厂更倾向于通过改编自家经典IP来分一杯羹,例如近期引起热议的《庆余年之少年风流》就是阅文打造的《庆余年》衍生短剧,《我的归途有风》也是原IP出品方华策影视打造的短剧,长信传媒更是将《唐朝诡事录》《小娘惹》《南洋女儿情》等多部长剧进行了短剧开发。

目前已经上线的经典影视IP改编短剧都来自于原IP出品方,传统影视公司通过多元化开发实现影视IP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将更成熟的制作模式、更丰富的演员资源、更优质的内容创作带入了短剧行业,推动短剧制作朝着精品化和规范化发展。

而《开播!短剧季》实际上拓宽了影视IP短剧化改编的范围,不仅仅局限在传统影视大厂的热门IP,更多经典影视IP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和开发,短剧行业的目光已然从网文IP转移到了影视IP。

二是微短剧逐渐进入大屏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得到持续提升。

《开播!短剧季》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短剧带上了电视荧幕,虽然是以综艺的形式,但这意味着微短剧逐渐跳脱出流媒体渠道,进入了主流上星电视台。

一方面,上星卫视的受众与流媒体渠道重合度并不高,登陆传统电视媒体传播渠道的微短剧能够进一步覆盖到更大范围的用户;而另一方面,进入上星卫视也在倒逼微短剧以更高质量的内容、更规范的制作面向大屏观众,推动短剧行业进一步迈向精品化和规范化。

今年八月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其中就强调要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优质微短剧的上星其实是可以预见的趋势,《开播!短剧季》正是微短剧登陆大屏市场的前奏。

短剧行业比肩传统影视业?

当短剧项目孵化成为上星综艺的主题,短剧的行业地位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大众认知度。

从节目形式来看,《开播!短剧季》与前几年的爆款综艺《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有类似之处,二十多位演员同台比拼来竞争最终导演作品的演出资格,实现演员本人的成长,区别之处就在于《演员请就位》中争夺的角色大多来自经典长剧或电影IP,而《开播!短剧季》在聚焦演员之外,侧重于对短剧IP的竞争。

以前演员争夺传统影视作品中的好角色,现在短剧IP以及短剧角色也成为了被角逐的对象,这意味着短剧的行业地位正在不断提升。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7亿元,而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规模为549.15亿元,短剧市场的体量已经接近电影市场的70%,相比于2024年电影市场遇冷,微短剧仍在持续稳健地增长,进一步挖掘出了更大的银发市场,确实是“冰火两重天”。

从市场规模来看,短剧行业正在逐渐赶超传统的电影行业,但客观来说,短剧的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暂时还难以与传统影视行业并驾齐驱,因为短剧市场的“痼疾”至今仍未铲除。

今年九月份,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就明确强调了,微短剧在内容、传播以及取材角度等各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关于微短剧粗制滥造、胡乱收费等问题仍然需要进行常态监管。

虽然在相关监管制度之下,主流媒体、视频平台、头部影视大厂的入局都推动着微短剧朝着精品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总体来说短剧市场依然存在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从《开播!短剧季》角逐的短剧IP是由经典影视IP二次创作而来就不难看出,短剧的精品含量与传统影视业存在一定的差距。

当然,短剧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不过短短两年,在市场影响力和认可度上与发展近百年的传统影视业存在差距非常正常,短剧行业还需要更长足的发展。

通过主流媒体进入主流市场是一个向好的趋势,但仅仅靠一档上星综艺来提升短剧的市场影响力还远远不够,想要真正做到与传统影视业比肩,短剧行业还需要在内容层面提质发展,以优质精品内容为行业赋能。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