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鲨消费 王冲和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早已风靡全球。此前,作为一种“舶来品”,咖啡赛道的话语权被星巴克等海外品牌占领。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正在进入中国品牌“主宰”的时代——瑞幸、库迪两大巨头激烈交锋,喜茶、奈雪等茶饮品牌跨界分羹,中小品牌遍地开花……
在咖啡繁荣的背后,一些行业痛点也日益凸显:第一,咖啡豆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2025年初,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货价格突破每磅430美分,创下47年来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居高不下。第二,头部品牌进入万店规模后,中国咖啡市场加速“内卷”。
在此情况下,一些咖啡品牌宣布调价计划以保证企业利润,比如韩国星巴克于今年初上调咖啡及茶产品的价格。有分析人士指出,作为连锁咖啡品牌的行业标杆,星巴克的调价举措很可能引发国内同行跟进,进一步推高市场价格。
然而,咖啡品牌上演涨价风潮的同时,库迪咖啡却始终坚持推行高性价比的9块9咖啡,并从2024年5月起已经连续盈利。近日,库迪咖啡全面升级“触手可及”计划,2025年年底门店数增加到5万家的目标维持不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库迪咖啡在原有库迪咖啡店和库迪咖啡店中店两大店型的基础上,推出了库迪咖啡便利店型,进军便利店行业,以求在场景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高性价比为先 9块9也有盈利空间
在竞争激烈的咖啡市场中,库迪咖啡率先推出9块9咖啡,不但让其迅速扩张到万店,而且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咖啡品牌快速迭代。很多人质疑,国际咖啡豆原料成本不低且还在持续涨价,库迪咖啡坚持9块9价格策略,会不会赚了吆喝不赚钱?
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先回顾了库迪咖啡团队在神州租车时代,通过长期补贴中国消费者,让他们养成了探亲访友、旅游度假就租车的习惯的历史。消费习惯的培育虽然需要时间和资本的投入,但市场规模一旦成型,作为先行者所获得的市场份额十分可观。
中国咖啡市场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欧美等成熟市场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许多消费者对咖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相对较低,高昂的价格成为了他们尝试咖啡的一大障碍。有数据表明,中国消费者2023年消费的咖啡杯数只有16.74杯,远低于2022年美国人均的380杯和日本人均的200杯。
库迪咖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痛点,推出9块9的高性价比策略,成功地降低了消费者的尝试门槛,吸引了大量原本对咖啡望而却步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在尝试了咖啡产品后,有望逐渐养成喝咖啡的习惯,为库迪咖啡培养了潜在的忠实客户群体。
为了实现9块9的高性价比策略,库迪咖啡在成本优化方面下足了功夫,从原材料、房租、运营成本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全面的成本优化。
1、库迪咖啡通过自建供应链体系,实现了对原材料的全流程把控。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表示,“供应链是我们在原材料这块最重要的基石,保障了两点:第一是成本效率,第二是产品品质。”
2023年7月,库迪咖啡在安徽建立了全球供应链基地,该基地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涵盖了咖啡豆烘焙、食品原料生产以及包装材料等咖啡产业相关环节。通过自建供应链,库迪咖啡实现了咖啡豆、果汁果浆、甚至杯子等包装材料的自主生产,可以说除了牛奶以外,所有的原材料均为库迪自行生产。
这不仅确保了原材料的品质稳定,还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以咖啡豆为例,库迪咖啡可以直接从优质产区采购咖啡豆,并在自己的烘焙工厂进行烘焙,省去了大量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成本。在此过程中,库迪咖啡还能够全程监控原料的质量,确保将口感、品质最佳的产品送到消费终端。
2、“第三空间”优势不再,小店迭代大店是大势所趋。咖啡在中国市场经历了从“第三空间”到日常生活品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了“即买即走”。自创立以来,库迪咖啡在贴合客户场景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对门店店型进行迭代。根据前不久全面升级的“触手可及”计划,库迪咖啡的门店业态包含咖啡店、便利店和店中店三种店型。其中,咖啡店合并原有标准店和快取店的功能;便利店以咖啡为主题,并精选常规便利店的产品品类;店中店履行原有便捷店的功能,植入到关联的连锁业态,在保证库迪咖啡品牌和品质基础上,赋能合作品牌。
3、运营成本也是库迪咖啡优化的重点。库迪咖啡团队在初期就大力推广APP和小程序点单,减少消费者在门店排队等待的时间,也减轻了门店员工的点单压力,让店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咖啡制作中。
库迪咖啡还引入了人机协作的模式,利用智能化设备提高咖啡制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比如,库迪咖啡门店的咖啡机可以通过扫描杯子上的二维码,按客户点单的产品和相应的萃取方式进行制作,无需人工记忆配方,不仅提高了制作速度,还减少了人为失误。此外,库迪咖啡还给门店配备专门的混料机、制冰机,让店员通过短短几个步骤就能轻松、准确地做出一杯好咖啡。
9.9元的库迪,不止建立了价格优势,运营上的优势也在显现。通过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库迪咖啡实现了现金流的正向循环。目前,库迪咖啡联营门店每月现金流为正的占比超97%,大部分门店都实现了盈利。随着门店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供应链体系的不断完善,库迪咖啡的成本效率也进一步提升。
据透露,自2024年5月起,库迪咖啡就已实现连续盈利,公司整体收入一直在稳定增加,“所以我们不是在往里面贴钱,‘9.9元’策略并不是无根之水,对我们来说是可以长期坚持的方式,”李颖波告诉蓝鲨消费。
便利店的“新大陆”:“咖啡+”的跨界融合
9块9咖啡的极致性价比,让库迪咖啡吸引了更多消费者。但消费者除了性价比之外,还追求便利性。李颖波认为,“当一个服务形态或者一个产品形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要快速起来,一定要满足消费者的两个核心诉求,一个是价格,另一个正是便利性。”
在之前的两年时间内,库迪咖啡快速奔向万店规模。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库迪咖啡在2024年10月启动了“触手可及”计划。经过测试,库迪咖啡于2025年2月又宣布对“触手可及”计划进行全面升级。
据悉,此次升级后,库迪咖啡的门店业态更加丰富多样,涵盖了咖啡店(含零食店)、便利店、店中店(便捷店)三种店型。新推出的便利店型,是库迪咖啡2025年重点发力的业态。
便利店作为线下零售的主要业态之一,在满足消费者即时需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毕马威中国联合发布的《2024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便利店门店数同比增长7.0%,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幅达到10.8%。
李颖波也表示,中国大约有30多万家便利店,TOP10连锁品牌门店数约10万家,仍有发展的增量空间。“日本便利店密度是1500人/间,中国台湾是1200人/间,而中国大陆高线城市是3000-4000人/间,整个市场容量非常大。”
但与此同时,中国目前的便利店存在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管理水平落后,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加之行业内越来越多的诸如零食店、折扣店、卫星外卖店等的冲击,不少经营者遭受着低单价、低毛利、低客流的发展困境,如何应对房租、人工逐年上涨等带来的挑战,成了很多便利店需要突破的难题。
咖啡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刚需产品,与便利店场景有着天然的契合度。库迪咖啡敏锐地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凭借其在品牌、品类、供应链以及数字化管理方面的优势,为便利店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品牌方面,库迪咖啡自成立以来,通过一系列的市场推广和品牌活动,比如请王一博做代言人,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塑造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能够为便利店带来强大的品牌背书。
在品类上,库迪咖啡以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咖啡及现制饮品为核心,同时不断拓展产品线,增加了冰淇淋、西式现制蛋挞、西式烤肠等热销引流品类,以及中式面点、便当等常规便利店热食产品,丰富的品类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据悉,为了确保这些产品的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库迪咖啡早在2024年下半年就开始搭建便利店产品采购团队和食品研究院,负责产品采购、热食加工和工厂管理等环节。通过集体采购的方式,库迪咖啡能够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从而降低成本。
数字化管理方面,库迪咖啡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对门店运营、库存管理、供应链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李颖波表示,“以咖啡这门生意的流量,加上我们的产品矩阵,再加上便利店运行状况,它会让现在的传统便利店呈现出不一样的盈利能力跟抗风险能力。”
同时,由于高线城市和低线城市的不同特点,库迪咖啡也将根据不同消费需求更加灵活地布局门店,在咖啡品类的基础之上延伸。以便利店为例,在高线城市布局咖啡便利店,在低线城市布局咖啡零食店。
“我们在业态上面不停的去做尝试,是希望找到一个真正的能够无限贴近消费者的业态组合,能够真正实现让大家轻松享受咖啡生活的品牌愿景。”李颖波如是说。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咖啡正好满足了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成为了一种时尚的饮品。功能性、社交属性、商务属性,融合在一起,让咖啡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潜力的赛道。
从日常的早餐搭配,到午后的休闲时光,再到商务洽谈的场合,咖啡无处不在,也让中国的咖啡行业脱离了“第三空间”消费的范畴,拓展成为日常刚需的消费。在这其中,库迪咖啡的9块9策略功不可没。
如今,在其他咖啡品牌纷纷涨价的背景,库迪咖啡的“9块9+便利店”组合拳,是“性价比+便捷性”品牌战略的延续,这一举措需要极大的魄力,更需要强有力的业务支撑,效果一旦显现,或将重塑咖啡行业的竞争维度。
关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李颖波透露,公司维持2025年底5万家门店终端的目标不变。想要实现这一目标,极为考验库迪咖啡的供应链能力、联营生态以及消费者习惯重构。以咖啡为支点撬动零售生态的库迪咖啡,能否为咖啡消费搭建更为多元的场景新通路,无疑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