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上市,新茶饮的另一种解法

霸王茶姬用“极简”应对新茶饮的内卷

 作者|新摘商业评论 无垢者 

2025年3月6日,证监会发文审批通过了霸王茶姬在美国的上市备案。若能成功上市,霸王茶姬将成为首家美股上市的中国新茶饮企业,也是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之后第五家上市的新茶饮公司。

此前,蜜雪集团打破了新茶饮“上市即破发”的窘境,让市场对新茶饮又有了信心,霸王茶姬上市可借助这股东风。从霸王茶姬的招股书来看,在东风之外,它还可以凭借自身的亮眼业绩赢得市场的信心。在2024年,霸王茶姬的多个关键指标都在高速增长,增幅高达三位数。

综合来看,在蜜雪集团讲述着规模、供应链为王的故事后,霸王茶姬另一种方式讲述着新茶饮的故事。

一、最赚钱、增长最快的新茶饮品牌

2023年前后,资本市场对新茶饮的热情逐渐消退,各个品牌经历了融资难和破发的窘境。2025年,这种情况开始好转,这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新茶饮品牌自身的努力。

3月3日,蜜雪集团上市,在上市前,它就感受到了资本的热情,其募资是认购规模高达1.84万亿港元,认购倍数超过5300倍,创下了港交所的新纪录。上市当天,蜜雪集团打破了新茶饮品牌上市即破发的魔咒,当天股价涨幅超过43%,市值超千亿港元,目前市值为1336.26亿港元。

古茗在2月13日上市,它没能摆脱上市即破发的魔咒,但其股价后来逐渐上涨,目前较发行价上涨80.68%。相比之下,奈雪的茶和茶百道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两者的股价仍没涨回发行价。

蜜雪冰城和古茗的股价走势都表明,资本市场并非不再相信新茶饮的故事了,而是更愿意为精彩的故事买单。基于此,霸王茶姬敢于冲刺美股,必然是有备而来。从招股书来看,霸王茶姬闯美股的底气在于,其在增长和利润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霸王茶姬是目前已经公开的新茶饮品牌中,最赚钱的品牌。2024年,霸王茶姬的净利率达到了20.3%,蜜雪集团2023年的净利率是15.8%,茶百道的净利率只有8.5%,古茗2024年前九个月的净利率为17.4%。即便是依靠供应链和密集开店策略获得了的古茗,也无法和霸王茶姬在净利率上掰一掰手腕。

不过,由于收入规模不如蜜雪集团,霸王茶姬在净利率更高的情况下,净利润规模比前者低一些。2024年,蜜雪集团的净利润为44.5亿元,霸王茶姬同期的数据是25.15亿元。

除了利润表现亮眼,霸王茶姬的增长表现同样不可忽视,它是目前已公开数据的新茶饮品牌中增长最快的。

2024年,霸王茶姬的总GMV为294.58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72.9%,这个规模仅次于蜜雪冰城。值得注意的是,蜜雪集团的门店规模为4.5万家,而霸王茶姬的门店规模为6440家,可见霸王茶姬的效率更高一些,这也导致霸王茶姬2024年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67.4%,蜜雪集团同期的同比增速为22.3%。霸王茶姬的净利润增速也更高,2024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213.3%,蜜雪集团为39.8%。

二、霸王茶姬的底层逻辑:复制咖啡的故事

2019年前后,霸王茶姬经历过一轮高强度的开店过程,在这一时期,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目标,即成为“东方星巴克”。彼时,大部分人都不相信霸王茶姬能实现这个目标。

霸王茶姬目前还无法和星巴克相比,这体现多个方面。星巴克的门店分为自营店和授权店两种,这两种门店的数量都比霸王茶姬的总门店数要多,其中自营店的数量为21018,授权店的数量为19181家。在收入上,星巴克2024年的规模为362亿美元,净利润38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霸王茶姬在规模上和星巴克存在较大差距,但其增长表现更佳,星巴克的收入已经开始停滞不前。

不过,以上两点或许并不是张俊杰让霸王茶姬对标星巴克的主要原因,或者说应该只是对标的原因之一。相比规模,张俊杰更在意霸王茶姬能否成为中式茶饮的符号,就像人们提起咖啡就自动联想到星巴克那样。实际上,霸王茶姬围绕这一点采取了许多策略,只不过都被高利润和高增长给掩盖了,而这恰恰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早在霸王茶姬诞生之初(2017年),张俊杰就明确了品牌定位,即“服务100个国家的消费者”。张俊杰的依据是以茶+文化形成组合拳,可以复制星巴克在咖啡行业创造的奇迹。

简单来说,在张俊杰看来,咖啡能够全球风靡有两层逻辑,一方面是咖啡带有成瘾性,有提神醒脑的功能性,另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外溢,为咖啡提供了文化载体。茶和咖啡一样有成瘾性,也有提神的功能性。同时,茶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以及其他地区,都有相关的记载和传承。更重要的是,在不同时期,人们的喜好是不同的。比如,唐朝流行煎茶,宋朝流行点茶,明朝流行泡茶。

由此可见,茶跟咖啡的逻辑很相似。对从业者来说,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到适合现代人喝茶的方式,基于这个逻辑,霸王茶姬选择了奶茶。需要说明的是,奶茶其实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但当时的配料是奶精、植脂末和茶梗茶粉等,而霸王茶姬把配料换成了纯牛奶+茶汤。

霸王茶姬在产品上也采取了对标咖啡的策略。具体来说,霸王茶姬的原叶鲜奶茶对应拿铁,主打大众市场,现萃茶对应美式咖啡,服务纯茶爱好者,雪顶茶对标卡布奇诺,强化更丰富的口感层次。

从市场反馈来看,张俊杰的判断是正确的,奶茶让霸王茶姬得到了爆款产品,伯牙绝弦成了霸王茶姬最畅销的单品。2024年,奶茶为霸王茶姬中国区(包括香港市场)贡献了91%的GMV。霸王茶姬的业绩因此取得了高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24年,霸王茶姬GMV(商品交易额)为295亿元,同比增长173%,全年营收124.05亿元,同比增长167.4%,净利润为25.15亿元,同比增长213.3%。门店方面,2024年,霸王茶姬全球门店数为6440家。

目前,港股市场上有四家新茶饮上市公司,分别是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和蜜雪集团,市场对待它们的各不相同,最受欢迎的是蜜雪集团,它的市值是四家中最高的,远超其他三家市值总和。霸王茶姬虽然把上市地点选在了美股,但美股的投资者们会不可避免地参考新茶饮在港股的表现。此时,霸王茶姬需要给投资者提供一个看好它的理由。作为对比,蜜雪集团被资本市场看好的原因是,产品高性价比+供应链能力强。以此来看,霸王茶姬也要在产品和供应链两方面下功夫。

其实对霸王茶姬来说,这两方面已经被融合为一个方面,即产品策略。无论是蜜雪集团还是奈雪的茶,主打产品都是果茶,原料包括茶和各种水果。而在霸王茶姬的“菜单”中,奶茶占据了大多数,它一共有六个系列产品,其中有四个是茶饮,一个是咖啡,另一个是果茶。如果说蜜雪的高效是通过规模获得的,那霸王茶姬的高效就是通过极简的产品种类获得的。前面提到,在2024年,奶茶为霸王茶姬中国区(包括香港市场)贡献了91%的GMV,其中销量最高的是伯牙绝弦。

与此同时,霸王茶姬的上新频次比同行低。2024年,霸王茶姬一共进行了10次上新和3次产品升级,同期,瑞幸新上119个产品,星巴克中国新上27个产品。这种极简产品模式,让霸王茶姬的供应链变得更简洁,可以帮助其降低原料成本和物流压力。据招股书披露,2024年,其物流成本占全球总GMV比例不到1%;库存周转天数为5.3天,这个数字在规模超过千店的新茶饮企业中是最低的。

极简的SKU还带来了更高的出品效率。目前,一杯霸王茶姬的制作时间是8秒,从制作到打包最快只需40秒。这得益于霸王茶姬采取了自动化手段,通过机器完成了大部分可被标准化的出品步骤。2024年,霸王茶姬表现最好的前3成门店,平均每天销售约1300杯产品,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三倍多。

在早期,霸王茶姬被认为是另一个茶颜悦色,它的logo和产品都和后者高度相似,投资机构都认为它是茶颜悦色平替而它也确实因此获得了红利。时至今日,霸王茶姬无论是在产品上还是在品牌上,都不是茶颜悦色能对比的,它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新茶饮的故事。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