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橙财经 青风
闪购VS秒送,外卖VS.全品类,美团VS京东,万亿即时零售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巨头遭遇战。
4月15日,美团闪购正式官宣上线,这是美团新独立出来的即时零售品牌,同步在美团App首页开设一级入口,与外卖并列。美团闪购的定位是“30分钟送万物”,包括餐饮品类之外的手机家电、美妆个护、日用百货、超市便利、蔬菜水果等几乎全品类。
而这必然会抢食传统电商的蛋糕。美团闪购发布的宣传视频,重点对比了与传统网购的速度体验差别,还特意提到“你的东东再等等”。网民戏称,这有阴阳京东的嫌疑。众所周知,京东的吉祥物就是一只小狗。
*图源美团闪购宣传视频
京东随即启动立体化反击:一方面宣布新招收5万名全职外卖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直击行业众包模式下的骑手保障痛点;另一方面强化"京东秒送"频道,整合十万家线下门店实现"平均送达时间快于30分钟",并将"品质外卖"入口嵌入其中,试图以高频餐饮带动生鲜、数码等低频品类增长。京东品质外卖订单量将超过500万单。
双方的冲突,始于年初京东上线外卖业务,而近期更趋激烈。上周,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与京东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还曾隔空交锋。这两天,一段刘强东内部讲话的线上会议视频又在网上流传,刘强东在讲话中表示外卖平台抽佣过高,逼迫餐厅脏乱差,因此要求京东外卖利润率不超过5%。
你来我往,虽然都没有点名,但句句都暗戳对方痛处。双方交锋源于对一个万亿级新市场的抢占。根据《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GMV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远超同期网络零售11%的增速;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占网络零售比重提升至12%。
这个市场包括餐饮外卖,又不止于外卖。经过前几年的摸索,即时零售走过了模式验证期,而随着美团和京东的碰撞升级,“30分钟送达”的消费者认知或将大幅提升,带来市场规模更快的发展。万亿即时零售市场大幕正在缓缓揭开。
01「双雄对决的战略路径」
为了进军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不同玩家根据各自业务的不同基因,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美团以高频外卖撬动低频零售,京东则以同城配送反攻餐饮外卖。
据王莆中回顾,从2013年起美团逐步从餐饮外卖向其他品类拓展,到2018年起从应急品类向日常用品拓展,再到2021年起覆盖数码家电、美妆服饰、日用百货等领域。从高频切入低频,一直是美团的拿手好戏,其酒旅业务的发展是如此,闪购的发展亦如此,目前看还是比较顺利的。
有媒体报道,2024年前两个季度美团闪购日均单量约800万,第三季度超1000万,第四季度超1300万。美团秒送官方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美团非餐饮类即时零售日单量已突破1800万单。闪购订单已颇具规模。
*图源美团电梯广告
京东其实布局即时零售也很早,在2014年便推出“京东到家”,依托其强大的供应链及达达的配送网络开启同城配送。2024年5月,京东整合了旗下即时零售品牌“小时达”和“京东到家”等,升级推出“京东秒送”,拥有独立的一级入口,意味着京东业务重心正式向即时零售倾斜。不久前,京东宣布拟溢价42%收购达达,进一步增强即时零售业务的配送能力。
对于业务突破口,京东近期同样瞄准了高频的餐饮外卖,与美团可谓殊途同归。而其“品质外卖”的入口正是放在秒送的频道之下。京东集团CEO许冉近日与媒体沟通时坦言,外卖业务若能保持强劲增长,将会为零售业务带来用户增量、场景延展、消费频次的提升等。
不管美团、京东最初以什么姿势入场,互放杀招,都是看到了即时零售市场的高确定性。王莆中曾表示,即时零售时代如今正加速到来,其标志是,即时零售作为一种高确定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延展,以及即时零售供给的丰富与创新。
02「直击软肋的攻防战」
在外卖市场,新进来的京东无疑是攻城的一方,相继祭出了几大杀招:针对商家,启动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承诺今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且长期佣金率不超过5%;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面向消费者提供百亿补贴。
*图源凤凰网科技
“对骑手的保障、对商家的让利、与用户的互动,这些都是经过慎重讨论和计划的。”许冉表示,“正因如此,我们对于这些投入的规划还是非常坚决的。”
上线2个月,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500万。这个进展速度相信超过了很多业内预期。虽然与美团的7000多万和饿了么的3000万的规模仍有差距,但已形成有效牵制。
京东的这几个杀招都是冲着美团的痛处去的。尤其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不仅赢得了社会舆论,而且京东外卖刚开张,自己压力不大,却为竞争对手送去一道天大难题。据官方数据,截至3月20日,京东外卖已与超1万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正逐步落实五险一金的缴纳工作。但要知道,美团外卖骑手的数量高达745万,全年接单稳定的骑手也约100万。为这么多人缴纳五险一金无疑是笔巨大的开支。
美团的应对策略是试图将战火从自己的外卖大本营引开,引导至对方的战壕里,也就是电商。美团闪购对美团来说是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同时还能抄了京东的后院。
据蓝鲸新闻报道,在今年Q1的一次美团闪购内部沟通会上,管理团队公布了一组数据:2024年美团闪购3C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四成,其中电脑办公类商品订单量已超过京东全站,手机通讯类商品订单量超过京东全站四成;美妆品类订单达京东全站三成。
美团闪购4月15日上线时还朝京东发了一只冷箭,“美团闪购努力帮助商家降低经营成本,坚持行业最短的3天账期,支持随时提现,比自营快递电商平均回款周期缩短2个月。让消费者身边的优质实体商家现金流更稳,库存周转更快。”
账期问题是电商行业内商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业内平台对商家的账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3天到近60天不等。据京东2024年Q4财报显示,京东商家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达58.6天,之前两个季度分别为57.5天和57天;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平台商家的平均账期在15天至30天不等。
你攻我外卖,我攻你电商;你说我佣金高,我说你账期长。美团与京东直指对手核心痛点,但其实质也是在重构即时零售生态的利润分配体系。
03「供应链重构」
即时零售因为有30分钟送达的“紧箍咒”,所以对供应侧的要求比传统电商要更精细、更前置,倒逼巨头重构供应链与履约体系。
近年来美团闪购在供给丰富程度上持续加码。一方面是拓展品牌供给,苹果、华为、小米、美的、沃尔玛、迪卡侬、MUJI等持续入驻,带动3C家电和日用百货等核心品类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末,美团闪购已和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另一方面就是美团独特的闪电仓。
*图源美团
闪电仓作为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构筑的核心基础设施,主打“线上便利店”模式。截至2024年底,闪电仓的业务版图已广泛覆盖全国超200个城市,仓库数量一举突破3万座,2027年预计达到10万个。据了解,名创优品、屈臣氏等品牌已分别开设500家和覆盖10余个城市的闪电仓。
尤其在一二线城市,闪电仓的覆盖率达到了“每3公里一座仓”的高密度布局。单仓面积大多处于200-500平方米区间,聚焦高频、刚需的快消品,商品种类(SKU)约为3000- 5000种,可满足了城市居民日常的即时购物需求。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单仓日均订单量稳定保持在800-1200单,部分高流量区域订单量有的超过2000单。
美团方面透露,美团闪购逐步成为多家大品牌商超过传统电商、最为重要的线上渠道:嘉士伯中国、百威中国、青岛啤酒等多个酒类品牌美团闪购交易额破10亿,规模超过其他电商平台。
京东通过“前置仓+门店仓”双轨制构建了高效的即时履约体系。一方面,依托京东物流的1400个仓库(含区域配送中心和城市仓),将3C、家电等高价值商品集中存储,通过区域辐射模式实现5公里范围内的快速配送,配送成本仅为传统快递的1/3。
另一方面,京东到家整合了沃尔玛、家乐福、山姆等大型商超的线下门店资源,将其转化为“门店仓”,实现“线上下单、门店发货、小时达”的闭环,尤其在生鲜、母婴等品类中,通过品牌商库存数字化提升了商品供给的稳定性。
此外,京东七鲜加速布局“店+仓”模式,计划2025年底前在北京实现100家店仓覆盖,强化区域密集配送能力。
2023年6月,京东成立了“创新零售部”,其中就包括七鲜、前置仓、技术研发和供应链运营四个业务部门,主攻线下零售。去年5月,京东秒送成立。如今,京东秒送服务已经覆盖全国2300余县区市,合作门店超50万家。
现在,京东外卖入口放在“秒送”频道内,京东希望以高频的外卖订单,带动生鲜、3C数码、医药等低频即时零售品类的增长,形成“电商+本地生活”的协同效应。
*图源京东App
无论美团闪购能否撼动京东的3C基本盘,或京东外卖能否分流美团订单,消费者已成为最大赢家。即时零售正从餐饮外卖向“万物到家”演进,30分钟送达的确定性体验,或将彻底改变“人等货”的传统消费逻辑。
而巨头的竞争,最终将推动供应链效率提升与行业标准升级,为万亿市场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