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来源:市值观察
永辉超市已经位列我国超市零售行业前三甲。
而伴随公司三季报公布,一些数据也摆在我们眼前。今年前三季度永辉超市营收录得762.7亿元,同比增长14.36%;净利润录得20.28亿元,同比增长31.86%。但是单季度来,今年以来永辉超市营收、净利增速放缓,第三季营业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也是公司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的重要因素。自今年4月份,永辉股价一路走低,股价已经从最高时11.07元/股跌至7.24元/股,跌幅超过30%。
虽然股价近期不尽人意,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永辉超市这些年的成功毋庸置疑,任何一家公司的成功都有其独特的基因,而永辉的商业模式,或许是成为其未来业绩再次爆发的重要伏笔。
生鲜引流,线下支撑线上业务突飞猛进,强者或将恒强
生鲜赛道的投资这两年很火热。生鲜食品呈现刚需、高频、高复购的特性,是零售业的一块堡垒,各家投资机构都在争相布局。而永辉成立之初便奠定了以生鲜为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战略,长期以来生鲜业务营收占比保持在高位。
2020年,公司生鲜业务营收占比达到44%,显著高于其他竞争对手。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以及现代人生活节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各家生鲜电商销售额在今年突飞猛进。永辉到家业务今年大爆发,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额65.3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80%,占主营收入比重达9.7%,其中永辉生活APP占到家业务的比重达50.7%。目前永辉生活APP已覆盖全国超900家门店,11月月活破1400万。根据预测,到今年底,到家业务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
永辉超市突破线下大卖场坪效的限制,以线下大超和MINI店为依托,覆盖方圆三公里送货上门。通过永辉生活APP,并联手京东到家、饿了么、美团等第三方平台,解决生鲜电商业务痛点: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成本过高问题,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成为超市大卖场转型线上遥遥领先的领头羊。
优秀的供应链建设与成本控制能力是致胜法宝
永辉超市的核心竞争力是生鲜直采的产业链优势。生鲜直采比例预计在70%以上,高于盒马的33%。在一些典型的商品比价统计中,永辉的生鲜品类价格较竞争对手平均低12.4%,在价格和产品品质两方面形成了有效的支撑。
生鲜直采的产业链建设并非易事,需要多年的积累才能建立起来。稳定的供应链具有排他性,企业采购规模越大,产业链的优势越明显。随着永辉大店、小店和到家业务的增强,同时向其他超市、生鲜电商提供采购服务,产业链的自我加强效应会越来越强,最后发展成为行业最强产业链,形成成本控制和产品品质两方面强大的优势,未来永辉的供应链体系像海底捞、京东一样拆分单独上市似乎也存在可能。
永辉的另一个优势体现在物流体系的建设。截至2019年底,其物流中心配送范围已覆盖全国28个省,在全国已拥有19个常温仓、11个冷链仓,总运作面积60万平方米。相比物流中心较少的中百集团,或者地域较为集中的家家悦,亦或是选择物流外包而导致物流成本长期较高的家乐福、沃尔玛等;永辉的物流体系建设与成本控制能力行业领先。
随着线上线下采购量的增加,配送可以有效发挥规模优势,同时与生鲜直采的供应链体系相得益彰,大幅提高了永辉的议价能力。
合伙人机制构筑底层逻辑,行业集中度提升静待“称霸”
永辉生鲜战略的成功是基于内部合伙人管理机制作为支撑。永辉的生鲜损耗率可以有效控制在3%—5%的水平,而其他超市的生鲜损耗率则高达20%—30%左右,从管理层面做出复制和改变,对于其他超市来说很难实现。
永辉在品类、柜台、部门达到基础设定的毛利额或利润额后,由企业和员工进行收益分成。
其中,一些精品店铺可能无基础消费额的要求,还可以沟通分成比例,四六、五五,甚至三七分都存在过。这样一来,员工会在产品损耗监管、销售积极性等方面大幅提高。只有做好成本控制,提供更好的服务,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在合伙制下,永辉放权的还不止这些。永辉希望把每一个超市的员工变成企业合伙人、主体经营者,让员工有获得感。这样可以实现合理有效的人力配置,避免人力的浪费或人力的过度消耗。也使得一线员工形成非常有凝聚力的团体,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员工的流失率显著降低。永辉在人力、租金费用等方面的支出显著低于同行。
由此可见,永辉的短期股价调整是因为二、三季度业绩增长放缓,放缓原因主要是永辉MINI店关店88家,新开了16家。MINI店的战略调整,导致了永辉支出了一些试错成本,但试错成本并不高,且永辉迅速调整了战略在部分城市区域进行了止损。
目前整个行业都在支出尝试阶段,在公司深厚的管理经验和供应链优势支撑下,MINI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14.51亿元,同比增长164%,营收占比翻倍提升至3%,实现扭亏指日可待。
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永辉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全渠道营销建设能力,将在行业内不断进阶,甚至成为中国的“沃尔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