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正排队涌入迪拜

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的最佳起点。

作者 | 霞光社 廉美珍

编辑 | 刘景丰

迪拜,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座锻造着沙漠奇迹的未来之城,日趋成为中国企业开拓全球化版图的桥头堡与前哨站。

2023年1月,迪拜公布了迪拜经济议程D33(简称“D33 议程”)。这一雄心勃勃的方案将通过100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项目,使迪拜经济规模在未来十年内翻一番,将迪拜打造成为经济实力排名全球前三的国际化城市,并跻身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列。

这一恢弘的经济发展蓝图,为中国企业出海迪拜创造了广阔机遇与无限商机。

根据迪拜商会数据,截至2024年年中,约有5400家中国公司注册成为迪拜商会的活跃成员;其中,2022年至2023年,迪拜商会的中国成员数量增加了41%;而2024年1月至5月,已有626家新的中国公司加入了迪拜商会。

这些中国的企业成员,业务范围多元广泛,涵盖贸易、服务、房地产、租赁、商务服务、运输、仓储、通信等多个领域。

加速迈向经济多元化新纪元的迪拜,正在与中国投资者与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8月21日,迪拜商会在北京主办了以“中国、迪拜及全球市场:点燃国际贸易与投资机遇”为主题的迪拜商业论坛 - 中国。这场盛会汇聚了来自中国和迪拜的商业领袖,围绕迪拜经济议程D33,双方共同探讨电商、AI、绿色科技和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商业机会与发展前景,并前瞻全球贸易与投资的新动能。

8月21日,迪拜商业论坛-中国在北京举行。

北京论坛,是这场国际性商业盛会在阿联酋海外的首站。在中国和阿联酋建交40周年之际,这次盛会也意在续写中阿四十年来双边经济合作的成功篇章。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三处迪拜国际商会办公室的国家——分别位于上海、深圳和香港,体现了中阿双方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

对此,迪拜商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阿里·本·拉希德·卢塔阁下强调,中国一直是迪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市场,这也是将北京选为迪拜商业论坛国际行首站的原因,“阿联酋与中国之间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速了双方在共同利益关键领域的合作。我们相信,随着双边经济联系的加强、贸易与投资的深化,这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得以持续。”

迪拜商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阿里·本·拉希德·卢塔阁下发表开幕致辞

置身迪拜,所有人都会为各式标新立异的建筑而瞠目结舌:

828米的哈利法塔高耸入云,是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构造物;

全球唯一的七星级酒店——帆船酒店,建在离沙滩岸边280米远的阿拉伯湾内人工岛上,仅由一条弯曲的道路连结陆地;

耗资140亿美元打造而成的迪拜棕榈岛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岛上的度假酒店鳞次栉比、目不暇接。

很难想象,半个世纪前,这片土地还是以珍珠贸易为主的一片荒漠;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石油收入的增加,它才在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上,赢得一席之地。

但迪拜无疑是中东最具前瞻性与创新力的城市。早在20世纪50年代,迪拜便在时任酋长拉希德的主导下,逐渐转型为国际贸易中心,从而避免了中东石油生产国通常会陷入的“资源诅咒”困境。

迪拜发展国际贸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位于阿拉伯湾中央地区,地处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这一地理区位使其成为东西半球之间天然的贸易和商业中心。

为此,迪拜先后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设立拉希德港、杰贝阿里港以及杰贝阿里自贸区。其中杰贝阿里自贸区2020年吸引企业已超过7500家,包括了近100家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因此,该自贸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门从事工业、贸易和物流的自由区之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陆续有华人来到迪拜这一全球贸易枢纽,从事外贸、文旅等行业。2004年,中阿合作典范——迪拜龙城正式开幕,目前已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商品贸易中心,也是中国在整个中东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销售批发中心。

近年来,迪拜自我革新的脚步仍在加速。按照D33议程,未来十年,迪拜将促进可持续、多样化和高效的经济发展,使迪拜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全球商业中心,以及跨国公司和本地中小企业的国际中心。

D33议程为中国企业出海迪拜,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探索前景。正如迪拜商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阿里·本·拉希德·卢塔阁下所言:“促进贸易和投资是实现 D33 议程的核心,因此我们正在积极增进与中国商界的紧密联系。借助D33议程创造的机会,我们旨在助力中国公司实现全球扩张。”

北京贸促会主任郭怀刚 与穆罕默德·阿里·本·拉希德·卢塔阁下

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电商独角兽巨头SHEIN、国际化快递物流企业极兔、全球性社交媒体平台TikTok皆布局迪拜;华为云则在迪拜的智慧城市打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通过提供先进的ICT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支持迪拜的数字化转型。

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迪拜国际商会已成功联手全球领先的IoT服务商涂鸦智能进驻迪拜。为助力阿联酋2050年清洁能源战略,涂鸦智能聚焦物联网技术,助推中东地区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发展。涂鸦发挥自身物联网技术专长,协助当地企业和消费者拥抱更加可持续且对环境负责的实践解决方案。

在医疗保健领域,健康筛查技术专家联影医疗在迪拜设立了中东区域总部,作为欧洲、亚洲和非洲之间重要的贸易枢纽。截至目前,这家上海企业的创新产品已进入侯赛因国王癌症中心、摩洛哥高端私人医院Health Garden诊所以及阿布都阿齐兹国王大学IONE核医学与肿瘤中心等中东顶尖医疗机构。

在新能源领域,诸多中国新能源车企选择以阿联酋为切入口开拓中东市场。首先,这是因为阿联酋目前没有对个人征收所得税,且对进口商品征收5%的关税也有诸多减免和抵扣的优惠政策,税赋优势非常明显。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中国的新能源车和车企正在快速进入该市场。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8年间,阿联酋对电动汽车的需求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2022年10月,红旗新能源车成为首个加入迪拜警车队伍的新能源车品牌;2022年年底,吉利旗下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与阿联酋企业签署1000台新能源商用车订单。

这些案例与数据无不昭示着,迪拜,正在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良好有序的营销环境、利好的税收制度,为企业提供了进入中东北非市场、拓展全球版图的便捷通道。

迪拜商会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今年第一季度,就有362家新增企业成员。这直接反映了,中国企业正在蜂拥进迪拜。

雄心勃勃的迪拜经济议程D33,正在将迪拜打造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生态系统,为中国企业在这个战略位置优越、经济蓬勃发展的地区提供全球展业机遇。

在昨天进行的论坛上,迪拜商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阿里·本·拉希德·卢塔阁下即强调:“目前中国仍然是迪拜的最大贸易伙伴。对于志在拓展全球业务的中国投资者而言,迪拜的吸引力正在日益提升。根据迪拜外国直接投资监测机构的数据,自2015至2023年间,中国在迪拜投资的总价值高达54亿美元。” 为了建立迪拜的全球影响力,迪拜经济议程D33将充分发挥迪拜有利的区位优势及交通便利条件,进一步巩固发展其国际交通运输枢纽地位,在未来10年内将迪拜建设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贸易走廊,拓展与世界400个城市的经贸往来,成为全球排名前四的金融中心和中东、非洲和南亚地区(MEASA)首选资本市场,并跻身全球前五大物流中心、全球排名前三的旅游目的地。

为此,在迪拜经济议程D33的首批项目中,迪拜即启动了“2033未来经济走廊计划”,加大与非洲、拉丁美洲及东南亚的经贸往来;迪拜近期启动的迪拜阿勒马克图姆国际机场扩建计划,将打造全球最大的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增至 2.6 亿人次;而就在前不久的7月10日,迪拜宣布启动全球最大食品、蔬菜和水果物流区开发计划,强调迪拜旨在成为各个行业市场、出口和转口业务的领先目的地,最大限度地为该领域的投资者创造经济机会;此外,迪拜还将打造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汽车市场,利用迪拜环球港务集团的全球网络,增强迪拜的连通性,进一步提升其作为全球贸易中心的地位。

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的时代趋势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也成为迪拜经济议程D33的核心议程之一。其目标是通过对创新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将经济生产力提高50%;通过数字化转型,项目每年产生超272亿美元的经济贡献。预计到2031 年,阿联酋的数字经济规模有望增长至1400亿美元以上。

随着迪拜致力于成为数字经济的全球领袖,科技公司、初创企业也将从中受益。在创新经济领域,迪拜设定了一项支持30家新领域公司成长为全球独角兽企业的计划;推出“沙盒迪拜”,通过测试和营销新产品和新技术,使迪拜成为孵化商业创新的中心;迪拜数字经济商会通过一系列支持性举措,为科技公司创造友好的商业环境。

迪拜商业论坛-中国活动现场

人工智能与绿色科技两大领域,也是中国企业与迪拜开展合作的两大核心领域。

素有“未来之城”之称的迪拜,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在迪拜互联网城(Dubai Internet City)计划中兴建数据中心。在如今如火如荼的AI浪潮下,迪拜也正在崛起成为中东AI产业的领跑者。

这座城市是世界上吸引人工智能外商直接投资占 GDP 百分比最高的地区,同时坐落着八家科技独角兽公司的总部,在采用人工智能应用的准备程度方面,也在全球排名第七。

全球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占阿联酋国内GDP的近14%。

今年4月29日,迪拜政府宣布推出“迪拜人工智能通用蓝图”,致力于将迪拜转变为人工智能治理和立法的全球中心。迪拜还将推出一个人工智能和WEB3孵化器,目标是吸引来自全球的技术人才与商界领袖,支持他们将AI领域的先锋概念转化为商业产品,以迪拜为起点扩张至全球。

在绿色科技方面,迪拜推出的“清洁能源战略”,计划到2050年将迪拜打造为绿色经济和绿色能源中心,将发电的碳足迹减少70%,节省1900亿美元,使迪拜成为世界上碳足迹最小的城市。

为实现这一目标,迪拜将提供 272 亿美元的绿色基金,为清洁能源投资者提供便捷、低息贷款;使用 3D 打印技术建造一个综合创新中心,致力于研发太阳能、3D 打印和无人机使用等前沿科技;并将投资1.36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能源效率和太阳能发电一体化的研发。

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能力,无疑能够助力迪拜成为绿色科技中心的雄心,更有利于新兴技术的应用、发展和迭代。

D33议程“再造迪拜”的万丈雄心,尤其需要吸引全球人才与潜力企业落地本土,所以迪拜在改善营商环境、延揽尖端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

比如,目前迪拜已启动阿联酋贸易商项目(Dubai Traders Project),在关键行业中为新一代迪拜贸易商提供支持;启动迪拜统一营业执照(Dubai Unified License),为全迪拜所有公司提供统一的商业身份;制定方案,确定出400家具有巨大潜力的公司,并支持其进行能力建设和全球扩张,以此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着力引入全球优质高校资源,使迪拜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先驱中心。

迪拜商业论坛-中国现场

从一个无人问津的渔村,变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港口,最后成长为全球金融中心,迪拜的发展轨迹堪称神话。

但迪拜并无意复制过往的任何伟大城市,相反,它正成为一座极具风格的新型城市,一个真正的全球节点。

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在于无国界的世界主义和丝滑无阻的全球连接。迪拜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枢纽,在2024年上半年接待了创纪录的4490万名旅客;这里的外国出生常住人口占比超过9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熔炉”,各式文明在这里交融汇聚。

“也许迪拜比达沃斯更适合捍卫全球化。这是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城市,居民来自上百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各种宗教在这里共处,人们享有极高的自由和宽容度。这里是全球化实践的成功例证。”知名财经作者弗兰克·凯恩在一篇专栏文章中说。

迪拜的地理区位和四通八达交通,也让其在全球网络中影响力非凡:迪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为进入区域和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迪拜由此成为企业拓展区域和全球业务的重要门户。迪拜国际商会在全球有31个办事处,其中在中国设有3个代表处。一方面,在这些位于中国的办事处协助下,企业可以在迪拜开展商业活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迪拜国际商会所形成的强大影响力网络,在全球扩展业务;作为世界领先的物流、旅游和零售之都,迪拜拥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配备现代化机场、海港、物流设施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成熟的路线。

此外,这里还拥有成熟便捷的营商环境:阿联酋政府已成功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简化了企业设立程序,并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激励。迪拜提供有利的税收制度,能够让企业保留更大的利润份额;这座城市坐落着20多个专注于特定行业的自贸区,涉及科技、媒体、金融、物流、医疗、制造等各类行业,在自贸区成立的公司享有一系列优势,如税收和关税优惠、专业的基础设施和商业支持服务。

与此同时,迪拜也拥有着经济多元化转型的发展愿景与宏伟蓝图:迪拜经济议程D33正在吸引国际技术人才、跨国企业、海外中小企业纷至沓来;迪拜的新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尤其是在迪拜清洁能源战略和迪拜区块链战略等方面。

因此,迪拜也成为中国企业出海和全球化进程中的理想选择。

而中国与阿联酋之间日益紧密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中国企业出海迪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政策支持。阿联酋是最早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2024年1月1日,阿联酋正式成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成员。

在今年5月举办的2024中阿企业家峰会上,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致辞表示,2023年,在全球经济低迷大背景下,中阿贸易规模接近千亿美元大关。阿联酋保持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三大工程市场地位。双边合作“上天入地”“点多面广”,超过8000家中资企业在阿投资兴业,覆盖基础设施、金融货币、新能源、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各行各业。

而全球顶级战略家帕拉格·康纳,则在其重磅之作《超级版图》一书中,盛赞迪拜以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和包容开放的世界主义,崛起成为新型全球城市的先锋代表:

“如果有哪座城市体现了‘你建造,他们就会来’这句话,那么这座城市就是迪拜——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伟大的城市通常以持续发展来保持与时俱进,迪拜却代代自我颠覆,从珍珠捕捞到石油生产再到转口贸易,直至如今的基础设施、房地产、旅游以及服务业,迪拜的每一步都使得自己的体量翻番。位于东西方与南北方交会处的迪拜,正以傲人的姿态成为‘世界中心’。”

这样的地方,正是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的最佳起点。

左起:阿联酋驻华大使侯赛因·哈马迪、迪拜商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阿里·本·拉希德·卢塔阁下、北京贸促会主任郭怀刚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