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华夏能源网
继国家电投“甩卖”新能源资产之后,近期,又有两大央企被传出出让新能源资产的消息,激起一波又一波的市场关注。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9月27日,同一天内,先是中广核集团出售了深圳新能源公司100%股权,继而是中车集团出售了湖南新能源公司40%的股权,这也是中车持有的该公司全部股权。
近日,某央企年中工作会议总结分析称,近年来新增新能源项目有近40%无法实现承诺收益率,部分项目持续亏损,甚至投产即亏损,新能源已呈现出“增量不增利”局面。后续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将大力推进新能源生产管控体系优化,算好投入产出经济账”。
综上可见,央企的风向已经很明显了:一面是加快质量不高的存量新能源资产的出售,另一面则是在新能源项目开发中“经济账”算地越来越细。
由于电力央企是中国新能源开发的绝对主力,他们收紧新能源项目的任何动作与传闻,无一不触动着敏感的市场神经。
那么,下一步,电力央企会继续收紧新能源业务吗?电力央企对新能源的微妙态度演变,其底层原因是什么?电力央企新能源开发节奏调整将如何搅动市场?
“收紧新能源”风向争议
对于电力央企到底是否正在或者是将要收紧新能源,并非没有争议。
持收缩论观点的人有充足的事实根据。2024年8月以来,“绿电巨擘”国家电投集团“带头”甩卖新能源资产,旗下内蒙古公司、河北公司、上海公司以及重庆公司等,纷纷转让、出售光伏电站。
除国家电投外,今年下半年以来,挂牌出售光伏电站的央国企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0家新能源企业挂牌转让股权,涉及的央国企包括: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三峡、中国电建、中广核、中煤、中车、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东方电气集团等。
而另一部分业内人士则认为不必过于恐慌。其论据之一是,在甩卖资产的同时,电力央国企也在发起光伏电站项目收并购技术及财产尽调招标,仅8-9月份,国家能源集团、华能、中核、华电等,就有超3GW的光伏电站并购尽调招标。
此外,今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三峡、皖能、华能、华电、华润、中电建、国家电投等多个大基地项目陆续开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34GW光伏大基地项目开工。
两方各有说法。实际上,两方所持论据都仅仅是一个复杂问题的单一面向,都有不足以支撑其结论的局限性。
年初以来,央国企的确是在陆续开工大基地项目,但是这些项目很多都是在前两年就已经确定并完成招标的。今年很多项目陆续开工,明年还会有很多项目陆续开工,风光大基地项目前后共有6亿千瓦,最终要在2030年以前建成并网。因此,单以项目开工来判断央企有没有收缩新能源,理由是不够充足的。
同样的,仅仅看到央国企旗下30家公司密集出售光伏资产,就断定央企后续要收缩新能源开发,也是很武断的结论。毕竟,中国的“双碳”目标是高度确定的,其路径首先就是在电源方面推进“风光代煤”。日前国家电投原董事长钱智民预计,2030年中国新能源装机将达到27亿千瓦,这意味着未来的增量空间在一倍以上。
实际上,更加客观、理性的判断是,30家央企国企出售光伏电站背后,是央国企正在给自己的新能源资产“减肥消肿”。
例如,国家电投“甩卖”的山东那仁太公司,其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8%,属低效资产。而众所周知,山东的光伏电价是出了名的“卷”,因而国家电投也不准备在山东新开发光伏项目。
对于目前央国企新能源业务的“虚胖臃肿“,中央已有警觉。今年7月,中央巡视组巡视国家电投指出,国家电投光伏产业“大而不强”,对应的整改方案需要“做精存量,做优增量”。
也就是说,央国企下一步的新能源开发,不是简单的收缩还是扩张的问题,“做精存量,做优增量”,要减肥消肿、强身健体,存量不赚钱的该甩就甩,增量不赚钱的也要该舍就舍。
央企要过“考核”关
央国企对新能源业务的态度转变,首先要注意“做精存量,做优增量”这一命题的提出,因为这涉及到国资委到底要怎样去考核电力央国企。
“双碳”目标提出后,2021年12月30日,国资委公布《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央企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
截至目前,50%以上这一考核目标,除了国家能源集团,多家电力央企都提前或接近完成了: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到70.26%;华能集团是49%;华电集团是52.4%;大唐集团是47%。
不过,国资委考核央国企还有其他指标,重要性甚至在完成装机占比之上。针对央企经营发展的目标考核,2022年1月,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提出要实现“两增一控三提高”。
具体而言,“两增”,即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速;“一控”,即资产负债率要控制在65%以内;“三提高”,即营业收入利润率要再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再提高5%、研发经费投入要进一步提高。
首先,来看资产负债率要控制在65%以内这个指标。截至2024年上半年,华能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0.03%,大唐集团是70.50%,华电集团是68.23%,国家电投集团没有公布,但是据信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反倒是煤炭最赚钱、煤电最多、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低的国家能源集团,其资产负债率仅为59.35%。
新能源开发,需要极高的投入。发电央企资产负债比居高不下,与前两年大干快上新能源不无关系。截至2024年上半年,五大央企新能源装机达到4亿千瓦,其中绝大部分是这两三年间建成,投资总量接近2万亿元。这还不包括风光大基地、“沙戈荒”基地的后续项目。
电力央企的电源投资,一般采用20%的资本金、80%的银行贷款的模式,这种情况下,要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内,很难。一方面,要实现装机结构转型,就要持续加大投资,同时,还要控制负债率。
其次,再来看电力央企的盈利能力。
电力央企要想很好控制资产负债率,要高度依赖自身的项目资本金,项目资本金无疑是要从电力央企的盈利中来。可是,电力央企刚刚经历了2021年、2022年的煤电巨亏,且由于种种原因,未来煤电也难言大幅盈利,大量的资本金投入何来?
不久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首席专家陈宗法撰文指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煤电亏损面仍有30%左右。尽管煤电在近期出现了“小阳春”,但是一些煤电企业前期形成的巨额亏损还没有及时消化,严重资不抵债,高度依赖委托贷款、股东融资、集团担保。
电力央企盈利的另一大来源,就是装机规模日益增长的新能源。然而,在新能源消纳电量以及电价政策还不甚不明朗的情况下,新能源项目的盈利能力眼下还充满不确定性。
从上述两点来看,央企面临的考核压力很大。这也要求央企在新能源开发上再也不能“大手大脚”了,必须精打细算,优中选优。
“算细账”的市场影响
在负债率和盈利考核指标的重压之下,无需中央巡视组过多提醒,央企都要主动“做精存量,做优增量”,再也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了。这一微妙的态度转变,将搅动新能源开发的“一江春水”。
首先,电力央企将持续优化新能源开发结构,拿项目、谈条件的态度会变。
存量项目收益表现太差的要持续甩卖,这不仅是为了减轻未来“包袱”,也是要及时回笼资金,以应对资产负债率考核以及为未来项目筹集资本金。
对未来的增量新能源项目,到哪个省份去拿项目,避免哪些省份的项目,越来越“挑肥拣瘦”的电力央企也会慎重思考,最终目的是显著优化项目开发的布局结构。哪些省份的新能源消纳能力更强,哪些省份的分时电价更友好,哪些区域的电网通道建设更有把握,必然会更深电力央企青睐。
在此过程中,电力央企相对于地方政府的谈判能力也将增强。以往,在拼尽浑身解数争抢新能源项目的过程中,电力央企与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存在利益博弈——诸如要做产业配套、修桥修路建学校公益捐赠等。在将来就不一定了,“要价”太高电力央企怕是不会再答应了。
其次,调整新能源开发建设节奏的电力央企,在光伏组件、风机设备采购过程中的谈判能力也将提升。换句话说,压价会更厉害。
有来自某能源建设央企的内部员工曾向华夏能源网表示,承接央企新能源项目的工程建设,钱是越来越难赚了。
对于产业人士而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光伏组件以及风机设备价格的影响。
目前,光伏组件和风机设备的市场环境是“供强需弱”,如果叠加电力央企的“挑肥拣瘦”,这将对风电光伏设备的价格带来更大压力。当然,好的方面是,电力央企设备采购时候也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这无疑是利好优质产能的胜出。
再次,电力央企对小而散的项目,尤其是分布式项目,会越来越不感兴趣。比如,今年上半年,华能集团对光伏的发展侧重点做出了调整,暂停了分布式光伏的推进,明确了集中式光伏的择优开发。
应当说,央企新能源开发的重心,本来也不在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光伏的资源较为分散,习惯于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电力央企很难玩儿得转,集中式更适合央企的胃口。
此外,由于光伏发电时间段过于集中,在电力市场中缺乏竞价优势,因而,央企后续集中式新能源的择优开发,也会更加注重合理的风光配比。
总而言之,中国的“双碳”转型,其目标和方式是高度确定的。目前,中国的风光新能源装机已经达到12亿千瓦;到2030年,中国的风光新能源装机还将翻一番;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的风光新能源装机将增长到60亿千瓦左右。
即便央企目前对新能源开发节奏进行了阶段性调整,中国的新能源装机潜力依然无比巨大,而电力央企现在是、将来也会一直是“主力军”,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常态,将是央企新能源开发的不断优化,“做精存量,做优增量”,算好经济账,不会是不讲求效益的盲目、粗放开发。想跟继续跟央企做生意的新能源企业,需要随之转换思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