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海外充电市场观察

充电焦虑正超过价格和里程焦虑,成为EV普及的最大障碍

文|霞光社

(一)全球零碳目标下,新能源电动汽车普及已是大势所趋

2018年,包括纯电、混动在内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中的占比仅为7%,随着全球零碳目标的逐步实施落地,2024年这一数据上涨到26%,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电动汽车将突破全球汽车销量半数以上。因此,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全球普及已然成为大势所趋。

(二)全球消费者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决策因素

从全球消费者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考量因素来看:通过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全球几个主要区域市场国家进行消费者调研,让消费者对更低的燃料成本、更好的驾驶体验、维修保养、政府补贴、个人健康等8个决定购买新能源汽车而非燃油车的原因进行优先级排名,在美国、德国、韩国、东南亚、印度和中国的排名中,除中国外另外五个国家的消费者均将“更低的燃料成本”作为选择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首要考量因素。

通过对所有决策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若想说服全球消费者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而非燃油车,需满足这三大关键因素:综合持用成本、实际续航里程以及优质充电体验,即包括购买、维修保养以及补能在内的综合七年持用成本,新能源汽车必须低于传统燃油汽车;实际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至少应与燃油车持平;包括可及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在内的EV车充电体验不能弱于燃油车的加油体验。

(三)电池技术提升及成本下降,价格和里程问题已趋缓解

随着全球电池技术的提升以及电池成本的下降,上述三大关键因素中的价格和续航里程问题已经逐步得到有效解决。

从电池及其原材料的价格走势可以看出,碳酸锂价格虽然在2022年飙升,但是自2023年跃升至最高点后已经出现明显回落。电池价格指数近十年也一直呈现下行趋势。

通过美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售价和所有车型平均售价的对比可以看出,美国EV车的价格也在逐渐逼近包括所有车型在内的汽车平均售价。

再看里程,以纯电(BEV)为例,不论是美国,还是全球平均的里程走势,自2010年至今,都在稳步增长。

由此表明,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价格和里程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唯一阻碍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因素就是“充电焦虑”。

(四)充电焦虑正超过价格和里程焦虑,成为EV普及的最大障碍

根据麦肯锡的一项全球消费者调研,全球有接近一半的消费者表示,只有当充电桩像加油站一样普及,才会选择从“不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变成“考虑购买”。

同时,对于欧洲消费者而言,影响其购买EV车的前五大因素中,除了价格和续航里程,另外三个都是跟充电相关,比如更普及的公共充电点位、更快的充电速度,以及充电站的可靠性。

(五)全球充电三大挑战:可及性、便捷性、可靠性

综上,目前对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全球普及而言,包括可及性、便捷性、可靠性在内的充电挑战已成为最大且首要挑战。

充电桩可及性:欧盟将2030年公共充电桩车桩比的目标设定在10:1,而目前全球除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少数国家已经达到这一水平,多数国家仍远不及这个标准。

充电便捷性:从各国快充数量在公桩中所占的比例来看,目前中国这一占比是最高的,其次是挪威和日本,美国略高于28国平均水平,其他多数国家基本都低于平均水平。而且一些国家虽然公桩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快充占比反而有所降低。

充电可靠性:很多国家EV车主在充电过程中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充电启动困难、设备损坏、无法付款等。充电可靠性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EV车主的充电体验。

(六)全球充电市场指数

全球充电市场指数综合评估了政府支持力度、市场成熟度、盈利预期和充电基础设施水平四大指标维度。

目前综合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荷兰、德国和英国,中国位列第四。其中,荷兰综合排名第一主要是该国充电基础设施水平指标表现较好,且除了政府支持力度外的另外两项指标表现也较为靠前;德国虽然综合排名第二,但是其充电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较差;中国目前的充电基础设施水平排名位列全球第一。

(一)欧洲:EV保有量全球第二,但充电桩增长不及预期

欧洲近五年新注册乘用车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是新能源汽车占比反而明显提升。欧洲的公桩数增长与EV保有量增长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是公桩增长率却不及EV。

从车桩比来看,欧洲多数国家的车桩比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最高的是挪威,其次是德国高达26:1,这也体现在全球充电市场指数排名中,德国虽然综合排名第二,但其充电基础设施水平这一单项指标整体表现较差。

(二)欧洲:消费者倾向于充电场景多元化及便捷性

再看欧洲消费者,欧洲多数国家新能源电动汽车消费者普遍倾向于的充电场景是家,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及意大利在内,家庭需求场景占比都超过50%,其中英国、德国对家庭充电场景的偏好均高达70%以上。但是也有部分国家的家庭充电场景偏好不及其他场景,比如西班牙和土耳其的家庭场景偏好仅为19%和12%,并不及公共充电场景需求。但是从欧盟国家实际充电桩布局来看,家庭场景高达80%,远高于实际需求占比,而非家庭场景仅占20%,相较实际需求呈现出了严重的供需不平衡现象。

(三)欧洲:充电桩运营商市场分散

从充电桩运营商情况看,建网模式主要包括自建和代运营,以及两者结合的模式。除特斯拉外,欧洲充电桩运营商基本都为本土企业,且多为国有企业,并以能源/电力、石油/石化类为主。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欧洲充电市场整体集中度较低、市场较为分散,排名第一的特斯拉也仅占欧洲4.1%的市场份额。

(四)欧洲:充电桩相关政策法规

从2013年起,欧洲就出台了“替代燃料战略”,近十年也在逐步规划落地。欧洲不同国家也分别针对家用和公共充电桩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购置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基本政策体系相对比较完善。

(五)欧洲:中国企业在欧洲充电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综上,对于欧洲市场来说,无论是政府支持力度还是充电基础设施布局,相较其他海外市场整体表现较为成熟,预计2030年新增充电站数量将是当前的四倍以上。但是,中国充电企业若想进入欧洲,会面临贸易保护、供应链安全、严苛标准以及本地化难题这四大核心挑战。

(六)美国:EV进程落后欧盟及中国,仍处市场早期发展阶段

美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占比近五年明显提升,渗透率也在显著升高,但是对比欧洲和中国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分州来看,EV和纯电保有量及销量最高的为加州,加州本身是美国面积最大的洲,同时也是全美汽车销量最高的洲。

(七)美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EV增速,是其主要发展瓶颈

与欧洲类似,美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也明显落后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增速,这也是阻碍EV车发展的主要瓶颈。

(八)美国:影响充电分布的因素复杂,导致地区差异巨大,难以统筹

同时,美国充电桩分布极不均衡。从充电桩总数看,加州排名第一,但是相较加州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最高的洲,其车桩比却不及德州。同时,人均最多和最少的充电桩数量相差15倍以上。

(九)美国: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本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从政策层面来看:无论从技术标准的统一,还是联邦各部门的资助措施,美国也正在加大力度推动本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十)美国:充电桩运营商,三大头部+众多长尾

美国充电桩运营商市场竞争格局:除独立站外,包括ChargePoint、特斯拉、Blink在内的三大头部运营商总计占全美67%的市场份额。特斯拉充电桩数量占比中64.6%为快充桩,特斯拉也是美国快充市场份额最高的运营商。

(十一)东南亚:全球充电基础设施缺口较大,市场出现机会拐点

东南亚不同国家EV保有量及渗透率差距较大,主要与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及本国对充电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及政策体系不同有关。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市场化程度较高,其中泰国充电设施国企占比较大。印尼和越南充电设施企业相对比较单一,且国有化程度较高。国有化程度对外资企业进入的门槛及难度均存在一定影响。

(十二)东南亚:泰国优先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结构规划合理

泰国是以纯电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国超过一半的乘用车及七成BEV集中在曼谷,因此目前泰国的充电基础设施也集中在曼谷鸡周边区域。泰国选择在EV发展之前就提前布局充电基础设施,截至2023年9月,全国已有8702个充电桩,十多个CPO参与其中,尽管EV销量猛增,车桩比仍达到10:1的良好水平。

(十三)东南亚:印尼充电建设进展缓慢,马来西亚后来居上

印尼政府委托PLN国电进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PLN也发布了2025年和2030年的充电桩和换电站数量目标,但其建设进度一直处于落后阶段,导致充电设施增长落后于EV增长,尤其在2023年BEV销量增长提速后,车桩比陡增。

马来西亚2021年即制定了2025年建成1万个充电桩的目标,此前充电桩建设进展缓慢,但于2023年提速,月均增加200多个充电桩,预计2025年Q2完成目标。

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该投稿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蓝鲸号立场。 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蓝鲸号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前瞻2025年,这些行业迎来新趋势